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不同生境云锦杜鹃采集分离的菌株为试验材料,以MMN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进行其营养特性(pH值和N源)的研究,摸索出其生长最佳的条件;选择回接成功的菌根真菌,研究pH值和N源对云锦杜鹃菌根真菌侵染率以及菌根接种对云锦杜鹃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pH值和N源对不同菌根真菌接种杜鹃幼苗的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6株根内真菌最适pH值的筛选以云锦杜鹃根内分离的真菌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pH值培养基的纯培养试验。结果表明:50.00%的菌株在pH6条件下,菌落直径达到最大值,有43.75%的菌株在pH5条件下,菌丝干重达到最大值,即大部分分离真菌在偏酸性培养基上能较好生长,但也有一些真菌可以在较高的pH培养基上生长——菌株Oi-2、菌株Oi-3、菌株Unknow-2和菌株Unknow-5在pH7.00—pH8.00培养基上菌落直径较大,Phialocephala fortinii类真菌在pH7.00—pH8.00培养基中菌丝干重较大。大多菌株菌落直径的增长速度在较高pH培养上较快。试验中还发现,在较高pH值培养的真菌经常会在菌落四周分泌一些酶类等物质,菌丝体的颜色也较低pH培养时浅。2.不同pH值培养基上云锦杜鹃接种苗的成活率以云锦杜鹃接种不同菌根真菌的幼苗为对象,研究其在不同pH培养基上的成活率。结果表明:在较低的pH值范围内,云锦杜鹃接种苗与非接种苗的成活率没有明显的差别,均在75.00%以上。随着pH值的升高,云锦杜鹃幼苗的成活率降低,但是接种苗与非接种苗成活率之间的差异增大。在pH6.00的培养基上,接种苗比非接种苗的成活率高8.33%—33.33%,在pH7.00培养基上,接种苗比非接种苗的成活率高16.67%—76.67%,而在pH8培养基上,只有菌株Oi-7对云锦杜鹃幼苗有作用,成活率较非接种苗高出8.33%。3.16株根内真菌最适N源的筛选以云锦杜鹃根内分离的真菌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N源培养基的纯培养试验。结果表明:云锦杜鹃根内真菌对不同N源的利用能力不同,其中,利用能力最强的是无机N源,在此培养条件下,有37.50%菌株菌落直径达到最大值,75.50%菌株菌丝干重达到最大值。但是菌株Oi-5、菌株Oi-7、菌株Ph-3、Unknow-5在有机N源培养基上菌落直径较大,菌株Unknow-3、Unknow-4和菌株Unknow-5在有机N源培养基中的菌丝干重较大。多数菌株在Ca(NO3)2和BSA培养基上菌落直径增长速度最快。试验中还发现在有机氮源培养基上生长的菌株菌落表面较光滑,四周有晕圈出现,菌丝体颜色也较浅。4.不同N源培养基上云锦杜鹃接种苗的生长以云锦杜鹃接种不同菌根真菌的幼苗为对象,对在不同N源培养基上生长的接种苗的干重、株高、平均根长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N源培养基上,各菌株都能对云锦杜鹃进行侵染,在有机N源培养基上较有利侵染,其中,菌株Oi-1和菌株Unknow-5的侵染率最高。各菌株接种苗的生长状况都比非接种苗好,而且在有机N源培养基上长势要优于在无机N源培养基上。5株菌根真菌中,作用最明显的是菌株Oi-3,其次是菌株Oi-7,接种这两株真菌的云锦杜鹃幼苗在干重、株高、平均根长、叶片数等指标都明显高于非接种苗。菌株Unknow-5、菌株Oi-3接种苗在Ca(NO3)2为N源培养基上长势也较好,优于在(NH4)2HPO4培养基上。本试验筛选出了各自然生境云锦杜鹃根系中采集分离的16株真菌对最佳的pH值和最有利于吸收利用的N源。又随机选出以上真菌中5株已经回接成功的菌根真菌,接种到云锦杜鹃实生苗,摸索出pH值和N源对接种苗的影响。本研究为云锦杜鹃的引种和园林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为杜鹃花菌根真菌及其效应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