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传统出版业正经历着由数字技术引发的新一轮深刻变革。国家非常重视在先进文化传播中新技术的应用,并指出有必要运用高新技术来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建立覆盖面广的文化传播体系。近年来,内蒙古数字出版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和先进发达的地区相比差距十分明显,主要出版社的数字化建设水平相对落后。此外,数字出版产业的指导政策和适用法律法规都是在传统出版的基础上制定的,内蒙古数字出版的进一步发展将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开展关于数字出版管理的相关研究相当紧迫,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为指导,立足于新公共服务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和有限政府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概况的分析,在分析内蒙古数字出版管理概况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政府在促进出版业发展的政策和监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力求为内蒙古数字出版的发展提供参考,为民族出版改革的推动提供有力帮助,为内蒙古地区数字出版转型及战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内蒙古地区文化繁荣发展的实现搭建桥梁。论文由四部分构成。首先,论文对民族出版的概念及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界定和阐释,并从作者、出版、发行、市场等角度阐述了民族出版数字化的意义。笔者认为,从作者的角度来看,民族出版数字化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从出版的角度来看,民族出版数字化有利于出版成本的降低;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民族出版数字化有利于市场的扩大。其次,论文从内蒙古地区数字出版管理机构、管理方式、管理体制及运作模式三方面概述了内蒙古地区数字出版管理的现状,同时从内容的生产、技术的研发、平台的建设、渠道的开发以及终端的生产几个方面梳理了内蒙古地区近年来数字出版发展现状。再次,论文探讨了从管理体制、法制建设、监管机制及行业标准建设几方面探讨了内蒙古地区数字出版管理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是由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建设、监管机制及行业标准建设相对滞后几个原因所导致。最后,在借鉴国外数字出版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内蒙古地区数字出版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笔者建议全面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数字出版法制体系,完善数字出版监管机制及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