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文件的制定,全国各级省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纷纷对此做出了响应,在中小学阶段积极开展编程教育,其中在小学阶段主要是以Scratch图形化编程为主。本研究在调查小学编程教师在Scratch案例选择与设计情况和案例教学实施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教师上课前设计的教学案例分析案例教学在小学Scratch编程教育的运用的现状,并针对小学Scratch编程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优化策略,为教师在小学Scratch案例教学过程中提供改进思路。全文主要内容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问题研究背景以及问题提出的原由。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编程教育成为全球趋势,Scratch案例的使用在我国小学阶段Scratch教学中十分普遍。因此,笔者提出对教师关于案例教学的认识、案例的选择与设计情况以及案例教学过程进行调查,并针对其中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策略供一线教师参考。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案例、案例教学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阐述了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范例教学、项目教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除此之外,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得出案例教学对小学Scratch案例教学的作用以及Scratch案例教学中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与设计和案例教学过程中的要求,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具体涉及问卷调查法、文本分析法以及案例分析针对不同的研究内容使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对Scratch案例选择和设计情况的研究就是问卷调查法与内容分析法相结合。第四部分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涉及对案例教学在小学Scratch编程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其中Scratch教学案例的选择和设计的优点包括案例的选择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案例涉及多种指令的灵活运用;案例主题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其不足之处在于片面追求指令学习,内容情节不合理;过于强调趣味性,案例内容缺乏意义;随意指定案例角色,交互设计不严谨;局限于程序设计,多学科融合不明显。案例教学过程的优点有案例教学程序完整,教师营造良好的氛围,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能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总结评价案例内容。其不足之处在于案例讨论提纲的提供不足,学生较少参与评价总结。而案例教学在小学Scratch编程教育中应用缺点的原因,包括教师照本宣科,对教材案例不加修改;案例不符合教学需要,教师自编或改编的能力不足;学生对游戏感兴趣,且编程水平不一;家长和学校等外部环境条件的支持不够。第五部分主要是对Scratch案例教学提出改进策略。其中在案例选择和设计优化上,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经验,注重生活化设计;要以计算思维为导向,培养问题求解能力;要基于STEAM教育理念,整合多学科知识。在案例教学过程优化中,将教师实施Scratch案例教学的一般步骤具体化为四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案例;分析案例,明确目标;编写脚本,解决问题;展评作品,优化程序。进一步提出教师应该为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提供讨论提纲,设计问题讨论的合理时机,合理安排讨论的时间,预测讨论中可能出现的突发问题,制定评价量表,组织学生自评和互评等。第六部分主要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阐述了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