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要想将教育信息化真正落到实处,就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以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翻转课堂就是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的一个典型案例,并且在国外近十年的研究实践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其影响已经轰动了全球的教育界,我国目前也掀起了信息化教学改革之潮。然而,目前我国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而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改进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又有很大的空间和可能,鉴于此,本文着力于对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本文在翻转课堂相关理论基础上,结合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以呼和浩特翻转课堂试点学校高二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构建适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并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运用调查问卷、访谈、实验研究等方法,验证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将翻转课堂应用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并以点带面,推广至全区范围内。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介绍本文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第二部分,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以及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研究。第三部分,构建高中信息技术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部分的教学活动,并重点对翻转课堂课前、课中的教学活动进行详细阐述及设计。第四部分,研究信息技术课程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课前基于爱学课堂平台进行任务的布置与接收、资源的上传与下载,学生通过学习平台探讨完成学习任务并反馈给教师,教师评价分析;课中学生通过讨论、质疑、合作、探究等多种活动形式进行问题的探讨、任务的进阶、作品的展示与评价,教师在课上扮演组织者、指导者的角色;课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反思提升。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一系列紧密联系的教学活动,将翻转课堂有效地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第五部分,教学效果评价。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实验研究等多种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从学生作品等多个方面进行学习效果评价,验证了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可操作性及有效性。第六部分,总结与反思。对翻转课堂在试点学校进行的实验进行概括性总结,并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价值提出了展望。本文将翻转课堂应用到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有利于优化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并且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翻转课堂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