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xua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要想将教育信息化真正落到实处,就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以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翻转课堂就是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的一个典型案例,并且在国外近十年的研究实践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其影响已经轰动了全球的教育界,我国目前也掀起了信息化教学改革之潮。然而,目前我国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而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改进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又有很大的空间和可能,鉴于此,本文着力于对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本文在翻转课堂相关理论基础上,结合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以呼和浩特翻转课堂试点学校高二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构建适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并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运用调查问卷、访谈、实验研究等方法,验证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将翻转课堂应用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并以点带面,推广至全区范围内。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介绍本文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第二部分,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以及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研究。第三部分,构建高中信息技术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部分的教学活动,并重点对翻转课堂课前、课中的教学活动进行详细阐述及设计。第四部分,研究信息技术课程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课前基于爱学课堂平台进行任务的布置与接收、资源的上传与下载,学生通过学习平台探讨完成学习任务并反馈给教师,教师评价分析;课中学生通过讨论、质疑、合作、探究等多种活动形式进行问题的探讨、任务的进阶、作品的展示与评价,教师在课上扮演组织者、指导者的角色;课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反思提升。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一系列紧密联系的教学活动,将翻转课堂有效地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第五部分,教学效果评价。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实验研究等多种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从学生作品等多个方面进行学习效果评价,验证了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可操作性及有效性。第六部分,总结与反思。对翻转课堂在试点学校进行的实验进行概括性总结,并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价值提出了展望。本文将翻转课堂应用到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有利于优化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并且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翻转课堂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方式。
其他文献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污水处理与回用领域的新技术之一。综述了膜生物反应器水处理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分析了膜组件性能、混合液特性与操作参
探讨了科学发展观、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恢复学、湿地文化与湿地美学、文化设计、保护利用提高、距离设计方法等在湿地公园生态文化建设、公园分区与建设布局、湿地安全保
水喷雾灭火系统水雾喷头的合理布置是保证系统高效灭火的重要因素,也是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工程实例对影响喷头布置的各个因素,如喷头的安装高度、安装角度、安装间距以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007年8月~2009年8月本文采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并与采用单独采用利多
目的:了解福建省中医药人力资源现状,为相关部门优化配置中医药人才发展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定量研究方法,调查全省各类医疗机构的中医药基本情况,并用洛伦兹曲线和Gini系
退耕还湿是湿地生态恢复的重要举措,土壤生态恢复是退耕后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关键。从湿地土壤概念、退耕后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生物化学性质变化及土壤生态恢复进程等几个方
2014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五条、第五十条系对我国保险合同中投保人解除权的规定,有投保人“任意解除权”之称。这样的称谓与保险的特性有关联,即保险为保证投保人在其保险利益遭受损失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投保人来源于其自身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加之投保人系保险合同的主体,在合同自由原则下,投保人如何处分自己的权利是其自由。当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为同一人时,《保险法》赋予投保人几乎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人们最为关切的话题之一,大量的研究表明碳排放增加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而碳排放交易市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不透水面不断增加,城市径流污染、内涝等问题频发,由此带来的损失日益增加,城市不透水面与地表径流的关系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因此,开展不透水面与地表径流时空相关性研究对于指导区域的城市化过程、指导区域发展规划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例,提出结合双重指数的线性光谱分解方法获取不透水面盖度、植被盖度和土壤盖度,提高了传统线性光谱分解方法的精度。利用此方法
本文合成了以甲基丙烯酸为基础的各类pH敏感型水凝胶,并研究它们的溶胀行为.初步探索了水凝胶的组成与其pH敏感的关系,比较了阴离子型水凝胶、阳离子型水凝胶和两性水凝胶的溶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