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转型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剧,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导致精神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给公众心理健康造成很大威胁。社会上各种侵权事件不断曝光,精神障碍患者的生命健康权和人生自由权等难以保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精神障碍患者的权益保护问题。但是精神科医护人员的权益保护问题却被忽视,医护人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国《精神卫生法》于2013年5月1日已经出台,虽然法律出台前经过了长期的意见征集和修改,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一些条款缺乏具体细化和实施的程序,在实践中可能出现许多问题,因此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双方的权益、分析精神卫生相关法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调查精神障碍患者和医护人员权益保护情况及法律争议问题,全面分析现实中患者和医护人员权益保护的不足,为完善精神卫生法、促进精神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建议。本研究资料收集方法有两种:(1)通过调取某市精神病医院1089名精神障碍患者的住院病历,对精神障碍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婚姻、文化程度、发病原因、监护人、诊断结果等方面进行调查。(2)采用方便抽样和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省7家精神病医院精神科的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在调查员现场指导下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其中精神病非福利性医院5家,福利性医院2家,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2份,有效率为96.4%。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医护人员的专业背景、权利维护、职业环境、满意度及精神卫生相关法律问题等。调查发现精神疾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住院患者包括流浪患者生命健康权保护不足,患者收入水平低,治疗费用负担重,但患者的人身自由权维护相对较好。监护人指定以父母和配偶为主,且监护人享有送治权。医护人员人格尊严权及人身安全权受到损害、专业化水平低、职业归属感差、对待遇满意度差,且对医院职业防护措施建设程度不满意,医护人员权益受到损害。针对结论提出建议:首先,具体细化法律条款,加快精神卫生相关配套立法。如有针对性的保障患者权利,建立医护人员维权渠道、提高医护人员待遇,确立监护人送治权限标准,促进司法鉴定标准化,多方协作减轻费用负担。其次,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如建立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制度,培养专业化医疗队伍,提高公众精神卫生知识知晓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