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使得流域水循环的降雨、径流等关键要素发生了突变,致使传统水文分析计算中水文序列一致性条件不再成立,使基于水文一致性假设构建的水利工程调度规则与需进一步修正。本研究以汉江丹江口以上流域为典型研究区,结合大气环流模式,系统分析了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径流非一致性变异对丹江口水库入库流量过程的影响及其对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工程可调水量及下游生态水量的影响,为下游未来建设水利工程设施及水资源优化利用提供参考意见。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汉江安康以上及丹江口以上流域近45年气温、降水及蒸发能力均呈增加趋势;两个流域径流变异时间均为1990年,与气温、降水及蒸发能力发生变异的年份相近,说明气候因子变化是造成径流变异的影响因素;由基于流域水热耦合模型的归因分析可知,相较于下垫面情况,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但由于流域内下垫面情况改变剧烈,因此导致人类活动影响造成的土地利用改变成为流域内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2)安康以上及丹江口以上流域未来RCP4.5情景下气温呈升高趋势,不同气候模式预测升温幅度在1.2-3.6℃之间;蒸发能力的变化受气温变化控制,其变化趋势与气温变化趋势相同。基于相同下垫面条件,仅考虑未来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未来期径流折合径流深度将减少25.7mm,其中降水的影响为为-16.0mm,蒸发能力的影响为-9.7mm,说明影响径流演变的气候因子中降水为主要因素,其对径流演变的贡献较大。(3)基于已有1967-1997水文年调度规则及气候模式模拟结果获得2020-2030水平年丹江口水库调水情况。结果表明与基准方案相比,方案一(叠加未来气候变化)中未来气候变化将导致径流呈衰减趋势;方案三及方案四在未来气候变化基础上叠加引汉济渭近期10亿m~3及远期15亿m~3调水规模,此两种方案下丹江口水库入库水量均不能满足规划的调水需求,其中方案四未能达到95%的下游供水保障率要求,是最不推荐方案;方案五及方案六在上述两方案基础上叠加引嘉入汉4.8亿m~3的调水,多年平均调水量有所增加,说明引嘉入汉调水对引汉济渭有一定改善作用,但仍不能满足调水规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