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Contagious caprine pleuropneumoniae,CCPP)是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ycoplasma capricolum subsp.capripneumoniae,Mccp)引起的一种纤维素性肺炎,发病率为22%~30%,有的高达60%~80%,死亡率为15%~30%,给山羊养殖业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目前有关该病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原的分离鉴定和流行病学调查,其免疫致病机制研究较少。 本试验采集临床疑似CCPP病羊的鼻拭子,经PCR确诊后,对病原进行分离培养、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动物回归试验;用分离鉴定的CCPP病原,通过气管内接种构建CCPP模型,检测PBMCs、肺脏中IL-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免疫细胞的变化;通过Mccp菌体全蛋白体外刺激PBMCs和肺来源细胞,在mRNA水平检测IL-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通过rIL-17刺激山羊肺上皮细胞,在mRNA水平检测趋化因子的变化。研究获得如下结果: 1.分离纯化菌株在固体平板上,呈现中心脐、边缘光滑、油煎蛋状样;生化试验均符合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特性;序列分析显示与Genbank中已收录的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同源性达99.8%; 2.接种Mccp病原的山羊产生典型的CCPP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肺部组织匀浆液PCR检测呈Mccp阳性,并在肺脏中分离出Mccp病原; 3.Mccp感染山羊后,血液和肺脏组织内中性粒细胞的数目明显增加,比例上升(P<0.05);血清、血浆、肺组织中一氧化氮的含量上升;血浆和肺组织内的T-sod的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PBMCs和肺脏中IL-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 4.Mccp全蛋白刺激PBMCs,IL-17、IL-23p19、TNF-α、IL-1β、IL-12在的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趋化因子IL-8、CCL20、CCR6的表达量上升(P<0.05); 5.Mccp全蛋白刺激肺细胞,IL-17、TNF-α、IL-1β、IL-12、IL-6、TGF-β的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趋化因子IL-8的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 6.rIL-17蛋白刺激肺脏上皮细胞,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IL-8、CXCL1、CXCL6、CCL20、CCL4的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 结论: 1.成功分离了一株山羊支原体地方野毒株,鉴定为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Mccp),命名为M599; 2.成功地建立了山羊CCPP模型; 3.体内外试验证明IL-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以及中性粒细胞等介导了山羊CCPP免疫病理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