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量子密钥分发技术的区块链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liguo19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平台,作为分布式数据存储、对等网络、共识机制、密码算法等技术的集成,具有去中心化、可溯源、不可篡改等特点。近些年来,应用场景多元化的需求助推了区块链技术的迅速发展,逐步诞生了以比特币、以太坊、超级账本为代表的区块链平台,其系统安全性主要由经典密码学中基于大数分解或是离散对数问题的公钥密码算法和哈希函数提供保障。然而,随着量子计算机的问世,上述主流区块链平台均面临着以Shor算法和Grover算法为代表的量子计算的攻击威胁,对区块链数据安全造成重大隐患,是制约着区块链面向多场景应用的重要问题。针对经典区块链技术面临量子计算的攻击问题,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基于后量子算法的区块链或基于量子特性的量子区块链,但前者仍基于计算安全性。本文采用第二种方案,针对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区块链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签名方案和拜占庭容错共识机制,并对区块链架构进行重新设计,确保区块链平台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公钥数字签名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和多线性哈希函数族的MH-USS(Multilinear HashUnconditionally Secure Signature)签名方案。该方案通过QKD网络进行量子密钥分发,通过经典网络传输消息和签名等信息,并采用简化后的USS(Unconditionally Secure Signature)签名方案作为主要框架,结合多重线性哈希函数族,建立MH-USS签名方案,该方案中的签名具备不可伪造性、不可抵赖性以及可传递性,并且本方案可在现有设备上实现,有较高实用价值。2.针对经典拜占庭容错共识机制PBFT共识效率相对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QS-BFT(Quantum Secured-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共识机制。通过增设“快速-标准”双共识模式以及允许节点对空区块投票等方式,减少系统通信次数并避免视图转换过程,使方案不仅具备安全性与活性,还能够有效减少消息复杂度,提高共识效率。对本方案进行仿真实现与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改进后基于MH-USS签名方案的PBFT共识机制相比,本方案吞吐量更高、时延更低。3.设计并实现采用上述方案的原型系统。首先进行区块链架构设计,以MH-USS签名方案和QS-BFT共识机制为核心,分别对区块链的数据层、网络层以及共识层进行详细设计。其次对本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具体实现。最后进行性能测试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签名方案和共识机制具有可行性,本文实现的区块链原型系统相比传统区块链系统,能够抵御量子计算攻击的同时具有更高的效率。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语音通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音通信的过程中会同时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在低信噪比环境下,语音会被噪声所淹没,严重影响了语音通信质量,甚至会导致无法进行语音通信。因此,高鲁棒性的语音增强技术愈发重要。多通道语音增强算法引入空域信息,实现在空域上的滤波,提高了去噪性能。然而,该算法对麦克风阵列的尺寸、数目和位置都有严格的要求,设备维护要求较高,不利用低成本设备的应用。因此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深度学习技术依靠其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在计算机视觉、智能体的自主决策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其计算加速方法及架构设计成为学界与工业界的热点。现今主流深度学习加速器对单帧图像的智能处理具备很好的提速效果,然而对于视频应用,单帧图像加速技术的直接运用会造成极大的硬件资源浪费,以及大量重复的片下存储器读写操作。深度卷积神
准动态平台卫星链路的建立有利于卫星之间分布式协作,但是星间链路的动态变化会对整个分布式卫星协作系统产生不利影响。为了避免这种不利影响,可以将时间敏感网络(Time Sensitive Network,TSN)技术引入准动态卫星网络中。TSN作为有效的确定性网络在新兴无线通信技术、车载网、工业物联网和航空航天领域都大有作为。TSN通过时间同步、业务调度与流量整形等技术保证系统中数据传输的低时延、高可
病原微生物的防控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卫生部门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我国目前微生物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有:手工操作多、主观判断多、自动化程度低、微生物数据信息共享闭塞、国外市场垄断微生物检测核心技术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病原微生物样本孵育拍照和后续处理的业务进行了调研与分析,设计并实现了病原微生物样本处理及孵育拍照系统的软件平台。本文通过对微生物检测业务的流程进行分析,分析了系统的功能需求,详细阐述了系统
无人机因体积小、成本低、部署灵活等独特优点在信息感知、情报侦察等众多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作为获取空间数据的重要手段,无人机中蕴含海量的高价值数据,致使它成为被攻击的主要对象之一。这一点可以从过去二十年中公开的无人机安全事件中得到证实,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伊朗截获美军无人机事件。在无人机系统中,无人机数据链路的安全至关重要,它作为无人机机载端与地面控制端通信的纽带,为无人机的运行及各项任务的执行提供了
图像识别相关的深度学习技术在近些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图像识别技术使机器具有了感知环境、识别物体的能力,极大推动了现代工业智能化的发展,可以看到有越来越多的相关应用相继落地。对抗样本通过在原始图像中添加人眼难以察觉的细微的扰动信息,就可以使深度学习模型产生错误的判别结果。对抗样本的存在给深度学习算法和模型造成了威胁,甚至影响了实际中相关深度学习应用的安全。特别是在自动驾驶、人脸识别和金融等对安全性要
近年来,物联网已经从一个新兴概念发展成为了现今社会的热门话题。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已经不知不觉的渗入了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同时伴随着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传感器器件、射频识别技术、近场通信、Wi Fi和Zig Bee等技术的进步。其中射频识别被认为是改变生活质量最有潜力的技术之一。电子标签与阅读器在超高频频段进行通信无需物理接触,读写效率高,结构简单,部署方便,能够适应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然而受到硬件功耗
图像融合将来自多个传感器的图像进行组合,最终获取一幅信息更完整的图像。图像融合技术在医学领域主要应用于临床诊断,通过将病变部位的多模态图像进行组合,有利于医生更加准确地进行病变部位定位,提高诊断准确率。本文研究了基于反卷积神经网络自适应变换的CT/MRI医学图像融合算法。论文研究内容如下:提出了基于反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自适应变换方法。为获得待融合图像的最佳变换,利用高斯方向滤波器设计具有不同截止频
唐19-12断块馆陶组具有构造幅度低、砂层薄、横向变化快等特点,本文对地震资料进行了攻关处理,在此数据基础上开展了精细构造解释,通过层控网格层析速度建模,运用变速成图技术,重新落实了唐19-12断块低幅度构造。通过钻井证明,运用该技术落实的构造形态与真实构造形态吻合度高,为唐19-12断块后期的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井位部署依据。
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Underwater Wireless Optical Communication,UWOC)拥有更高的数据速率,更低的时延和更好的安全性等特点,作为一种应用于军事和工业领域的关键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但是UWOC也存在诸多问题,光束在水下信道传播时会受到海水吸收、散射效应以及海洋湍流效应的综合影响而产生严重的衰减。为了提高通信质量以及延长传输距离,可以采用信道编码等技术,同样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