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县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安远县为例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过程不仅反映区域的发展状态,而且代表了区域发展潜力与发展后劲。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性关系过程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山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国是个山区大国,山区经济是中国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山区依然处于生态环境较脆弱和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局面,其独特的经济、地理区位造就了对山区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紧迫需求。安远县是江西南部山区县,也是东江源头区,东江源头区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下游珠三角地区和香港的经济发展和饮用水安全,所以研究安远县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本研究以协调山区县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出发点,利用资源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学等理论对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理论剖析,通过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确定评价山区县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利用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模型,对安远县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情况进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从1995年开始,安远县环境和经济的协调状况从勉强协调演化成中度协调,此后一直维持在中度协调水平。近年来环境和经济有向不协调方向演化的趋势。 在认真分析安远县发展过程中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安远县进行生态经济功能区划,并提出了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等促进安远县协调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推进,产业转移这一经济现象越来越多地受到经济学者们的关注。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
Z201型台车是中小型企业使用的一种传统设备,但台车产品比较单调,文中介绍了通过台车原有成圈机件的灵活配置,增加退圈圆盘、套圈轮、绒里弯纱轮实现了一种新的编织方法,开发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产业集群化成为当今国际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与主旋律。在国内外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中,目前对集群形成的条件和发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