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顶公司生物质能热电联产业务模式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imp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对工业排放超净治理的持续推进,以火电厂、集中供热企业为主的工业燃煤企业相继完成大气污染超低排放改造,但大气污染形势仍然严峻,尤其以雾霾为特征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依然突出。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北方农村地区低效散烧燃烧和秸秆野外焚烧排放的污染物占雾霾主要成分总量的20%以上,已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生物质能热电联产作为既能解决农作物秸秆野外焚烧造成的污染问题,又能作为农村地区提供高品质的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受到各级政府和相关能源环保企业的高度重视。随着国家环保排放指标的逐年提高,各级环保政策陆续出台,环保产业却出现宏观政策利好、但企业微观艰难经营的发展局面。中国环保的产业是在国家环保政策催生下发展起来的,目前以政策引领需求的市场主体结构总体呈现出倒三角的特征。顶端是为数众多的设备加工、化学药剂生产的中小民营企业,中间层是提供解决方案、设备集成并具有一定资质和业绩的工程总包企业,底层是为数不多的以投资和运营为主的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这种市场结构的支点是国家的环保政策,天顶公司就是位于这一中间层结构的大气污染源治理企业,一旦政策出现变化,企业将遭受沉重打击。本文基于能源、环保企业业务模式的相关研究和理论,探索、分析、设计企业的生物质能热电联产业务模式。在对相关理论及文献查阅的基础上,针对天顶公司的现有业务模式从产品及服务价值定位、业务系统、关键资源能力、盈利模式、资金结构、企业价值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现在存在的问题。再结合我国的相关环保政策以及生物质能热电联产和大气污染源治理现状和当前的工艺技术水平,采用PEST、SWOT分析方法分析生物质能热电联产业务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和竞争态势,最后通过商业模式画布模型(BMC)等方法构建适用于天顶公司生物质能热电联产业务模式,以规避企业开展新业务所面临的投资和经营风险。
其他文献
以视觉传感器为核心的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Visual SLAM)是移动机器人的关键技术,使机器人能够在未知环境中估计自身运动和构建环境模型,是对移动机器人进行深入研究和应用的重要前提。当前基于几何的传统视觉SLAM方法将工作环境限定为静态场景,当受到动态物体干扰时会出现较大的定位漂移和建图拖影、畸变;基于语义信息的视觉SLAM方法通过训练神经网络对动态物体进行检测和移除,消除了如行人、车辆等常
工程项目是投资项目里较为重要的一种,包括投资与建设行为的项目决策和执行活动。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质是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实现对工程建设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以达到工程项目的最终目标。工程项目管理策略的研究有利于工程项目顺利高效地进行,研究以哈尔滨君安消防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君安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君安公司的工程项目管理策略进行研究。在研究中,首先对工程项目管理策略的相关理论进行
车辆轨迹预测已经成为众多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对于个体出行者而言,车辆轨预测可以辅助优化出行者的出行路线,做出最佳出行决策,规避交通拥堵路段,提高出行效率,降低出行成本,同时也能提升出行者的驾乘体验。对于交通系统而言,车辆轨迹预测可以提前感知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交通运行状态和发展趋势,为交通系统的运行状态优化提供依据,从而缓解整个交通系统的拥堵问题,促进交通系统高效、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城
在活体细胞成像领域,光学显微技术以其无损、非接触成像的性质在众多方法中脱颖而出,而光学衍射极限的存在限制了其成像分辨率。为了实现对更小尺寸细胞及亚细胞级别生物样品的观察,提高光学显微技术成像分辨率具有重要意义。共焦显微技术在轴向层析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其横向分辨率仅限于普通宽场显微技术的1.4倍,现有改进方法都存在诸多局限性。本课题针对共焦显微技术横向分辨率低的问题,从空间谱估计理论角度出发
组合测试是实现高覆盖率测试的有效方法,可以用尽可能少的测试用例实现高的测试覆盖率,在组合测试中,在已知部分测试用例集运行结果时,如何能够根据引发系统故障的测试用例进行快速有效的定位故障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研究组合测试快速故障定位技术有助于帮助测试人员找寻故障来源并进行有效的修正以实现被测系统的改进。嵌入式软件的输入具有时序特性,包括输入参数次序以及参数的注入时刻,其中注入时刻是包含输入次序的,输入次
在传统伺服系统设计过程中,控制器设计的可配置指标少,不能完整或准确反映机构的质量及约束特性,造成控制器设计与原理样机匹配度不高,无法实现控制器或机构的最优化设计。同时,传统设计方法设计流程迭代周期长,且可承受的迭代次数有限,造成设计效率不高,试验成本高昂。本课题将依靠联合仿真技术完成导弹伺服系统的仿真,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摆脱物理样机的束缚,降低实验的成本,可以较快地完成对于导弹伺服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近年来,人脸识别一直是模式识别、图像处理和机器视觉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素描人像识别作为一个难题,一直以来没有一个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案,它是依据专业画家手绘的素描人像进行的人脸识别,素描人像识别主要在公安司法案件侦破和寻找走失人员中进行应用,在案件没有犯罪嫌疑人或走失人员的确定照片时,通过对素描人像图与人脸照片的比对,它可以帮助调查人员缩小目标范围。现阶段在该方面的研究绝大多数是将照片转化为类素描的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各行业的研究和生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计算机编程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被越来越多地投入生产和使用。出于对大量计算机程序生成和维护的需要,代码智能应运而生,代码自动修复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代码自动修复旨在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条件下,利用计算机程序自动修复代码中存在的语法或语义错误。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研究者们出于自然语言和编程语言的共通性,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方法解决代码自动修复
红外小目标检测系统在军事、国防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应用价值,因此在红外小目标检测系统研发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模拟测试来确保其性能。由于数据的敏感性,可公开获取的包含红外小目标的测试图像数据源较少,而大量的测试数据却是研究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对于红外小目标检测结果的评估也缺乏统一标准,不能满足实时评估分析和应用的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将研制一套针对红外小目标检测系统的测试
随着红外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前沿的新技术对红外成像系统开发设计上的优化,红外热像仪在军事、工业、生活各个领域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宽。由于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的迅速扩散,利用红外热像仪在公共场所进行精准的体温监测成为了相关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红外热像仪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体温监测的准确性,对疫情防控工作至关重要。因此对于用于体温监测的红外热像仪,建立全面、科学的性能评估模型,准确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