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复方地龙片对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心绞痛分级、心电图、中医症状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血脂、血糖、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及安全性指标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提供更多临床用药的选择和诊疗思路。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均分为试验组、对照组。两组均予稳定性心绞痛常规西药治疗,治疗方案参照2007年《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调脂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制剂),试验组加服复方地龙片,每次2粒,每日3次,疗程为12周。研究分析治疗前后心绞痛分级、心电图、中医症状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血脂、血糖、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1.心绞痛疗效: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分级比较,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7%,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心电图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42.86%,对照组总有效率31.43%,两组疗效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中医症状积分疗效:两组治疗前后主症、次症和总分均有明显下降(P<0.01),试验组在降低次症积分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4.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疗效:治疗前后,除了对照组疾病认知程度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AQ各项积分均有明显增加(P<0.01);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满意程度比较,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血脂疗效:试验组治疗前后TC、TG、LDL-C有明显下降(P<0.01),HDL-C有所上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HDL-C、LDL-C均有改善(P<0.01);试验组TC、LDL-C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6.血糖疗效:两组治疗前后GLU、HbA1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血小板计数和D-二聚体疗效:试验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均有所下降(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8.安全性指标:两组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地龙片可进一步改善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存质量,对血脂、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等实验室指标有一定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是临床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有效药物,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