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hree Chinese Versions of King Lear the Perspective of Manipulation Theor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fei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冲突话语是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表现为交际主体之间的争论、争吵、反对、反驳、异议等对抗性的言语事件和言语行为。人们普遍认为,冲突话语对人际关系具有负面效应,它们往往与不礼貌(impoliteness)联系在一起。Culpeper(1998)等认为,不礼貌是影响听话人面子,并导致冲突的一种交际策略。因为类似策略是说话人蓄意使用的,甚至带有某种恶意,其交际效果自然具有负面性。国内外的研究者们对冲突话语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在研究视角上也存在多样性,主要有民族方法学,社会语言学及语用学。   本文沿袭了语用学的研究视角,采用实证研究中的定性研究方法,选取电视脱口秀节目《现场45分钟》中的夫妻间冲突话语为语料,对语料按照Psathas(1995)提出的口头话语分析的一般模式进行了分析:第一步,完成对话录音;第二步,完成口头对话向书面语言改写;第三步,分析语料;最后,报告研究结果。   在语料的分析过程中,本文采用Bousfield的不礼貌原则及不礼貌模式作为理论框架。研究发现,Bousfield所总结的直接性不礼貌策略中,除了威胁、恐吓等之外,大多都在语料中有体现,但间接性不礼貌策略在语料中却未曾出现。同时,笔者还发现言语上攻击对方长辈也是一种不礼貌策略。从语篇的角度分析,在策略的应用上,夫妻间话语冲突中存在一种不礼貌策略的重复应用和多种不礼貌策略的综合应用的情况。其次,在利用不礼貌模式对夫妻问冲突话语的回应进行分析后发现,夫妻间的冲突话语在其模式上主要表现为off-off pairing的广泛存在,即对于威胁面子行为,会话的另一方一般都会使用冒犯性策略加以回应,而这一冒犯性策略的应用也会被交际的对方当做威胁面子行为,继而给出又一个冒犯性的回应。最后,文章总结了夫妻间冲突话语的语用特征,除了冲突话语的基本特征,双向性和对抗性之外,极具冒犯性是夫妻间冲突话语的典型特征,也因此使得夫妻间冲突话语具备了人际关系的解构性特征。   此前的研究仅在于探讨如何规避冲突,结合本研究,读者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即哪些语言策略的使用会引发或激化冲突来加深对冲突话语的理解,从而有利于促进夫妻间的相互理解,进而对和谐家庭以及社会和谐的建立产生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近代以降,中日韩三国间文学关系愈发密切,日本明治时期的文学作品大量传入中韩两国,在两国掀起一股翻译·翻案热潮,其中政治小说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小说类型,在翻译·翻案的
自然写作在英国文学史上已有漫长的历史。“自然”特别受到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青睐,他们通过诗歌描述自然的美并领悟自然中的真谛,藉此批判社会上的邪恶与不公。在法国大革命的
时体系统被认为是二语习得领域重要的概念之一,因为对学习者来说时体系统较难掌握。因此,许多学者(Anderson,Bardovi-Harlig,Shirai,蔡金亭等)在这一领域从各个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桑顿·怀尔德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普利策戏剧和小说两个奖项的作家。《我们的小镇》作为他的戏剧代表作,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戏剧形式和舞台表演方面,此剧有其独特风格。首先,戏
本文以委婉语为研究对象,试从语音层面、词汇层面、语法层面和修辞层面来对委婉语的构成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且分别对各类型委婉语进行详细的对比。通过比较揭示英语和韩语委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