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约束下商业性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上市银行面板数据分析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rlp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国际上频频提高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我国的监管层非常重视银行的资本金监管,为了有效控制经营风险,商业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银行为规避资本金的监管,发行大量表外理财产品,使得银行表外业务的拓展速度加快。表外业务的迅速发展已经引起了学界及监管层的注意。   在概念界定上,本文中的表外业务采用广义上的概念,中国特定的金融环境入手,分析了我国表外业务在发展过程中的风险以及监管层的风险控制手段。   表外业务的发展动力是什么?资本充足率提高是否有效管控风险?为了研究我国近年来表外业务迅速扩展的受资本充足率约束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资本充足率监管是否使商业性银行的经营的稳健性得到了相应得提高,有必要对表外业务的影响因素作一个分析。文从经济数据中寻找表外业务发展与银行自身因素与外部金融环境的规律,以宏观审慎监管要求作为指导,从实证角度提供有效的考量,旨在研究各种经济变量对表外业务扩展的影响,特别是资本充足率监管是否是外业务迅速扩展的驱动因素之一。   本文通过对15家银行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了商业银行自身因素、金融管制因素以及金融竞争因素对商业性银行表外业务的驱动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商业性银行的利息收入对表外项目收入的增长率具有推动作用;资本充足率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表外项目业务收入有促进和提升的作用;而经济形势的好转,对表外项目的发展有较大的推动力;基金、保险等金融行业带来的竞争压力也促使商业性银行拓展表外项目收入;然而信托贷款规模增长比率的提高往往受到监管因素影响,风险的加大和拨备计提的增加会使得商业性银行的表外收入比率下降。   最后由实证结果得出商业银行必须加大表外业务风险控制能力;监管层则要改变单纯的资本充足率约束,引入新的监测指标;强化对部分金融合作类业务的风险管控。
其他文献
2010年4月16日我国股指期货开始正式上市交易,到目前为止运行了两年多时间。两年间交易活跃、运行平稳,已成为我国各金融衍生品交易之首。股指期货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既能避险
学位
股权结构和公司价值相关性的研究是公司治理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决定了公司治理的效率,从而影响公司价值。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价
在过去的几年里,大多数基金都在亏损时,基金管理费用却是照收无误,致使学者、基民口诛笔伐。本文针对我国基金管理费用与基金业绩相背离的现象,定性的描述了我国基金运作的现状,理
抽象而简单,魅力无穷。从字面上讲,“简单”也有“简洁”的意思,包含干净、清爽的。  站在湖边眺望,如烟似云的晨雾笼罩着一眼望不到头的湖面,岛屿环绕,港汊曲折,湖水在太阳的映照下泛着金粼粼的波光,湖面上的舟船恰似几条美丽的鱼儿在游动。沿湖修筑的约束水流的堤坝,却是一道风景(图1)。因为堤坝底部承受的水压比顶部大得多,所以堤坝被迎水面和背水面的护坡夹成梯形。其实,堤坝修筑的意义是广泛的,一为附近的地区
期刊
入世十年,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增长,进出口规模逐步扩大,并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改写了世界经济版图。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我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世界经济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