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血管粘附蛋白-1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分析可溶性血管粘附蛋白-1(sVAP-1)与动脉粥样硬化(AS)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3-2014年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828人,平均年龄(49.05±9.26)岁。进行一般资料的采集,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血脂、血尿酸等生化指标,sVAP-1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应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baPWV,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颈动脉斑块。应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sVAP-1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按年龄分层分为4组,分别是≤40岁、41-50岁、51-60岁、≥60岁,sVAP-1水平分别为(281.2±76.14)ng/mL、(318.58±102.16)ng/mL、(346.49±96.76)ng/mL、(371.30±100.21)ng/mL,4组间比较结果显示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4组间sVAP-1水平有差异;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总体、男性还是女性中,sVAP-1与年龄均具有相关性(r=0.258、0.274、0.24,P<0.05)。2.总体sVAP-1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载脂B/载脂A(apoB/apoA)呈正相关(r=0.188、0.174、0.082,P<0.05),与体重指数(BMI)呈负相关(r=-0.127,P<0.05),与血压、血脂、血尿酸(SUA)无相关性(P>0.05)。3.sVAP-1水平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在41-50岁(300.16vs356)、51-60岁(331.54vs369.61),而在≤40岁组则无。在女性,sVAP-1与雌二醇及BMI呈负相关(P<0.05);在男性,sVAP-1与apoA、SUA、饮酒呈负相关(P<0.05),与apoB/apoA呈正相关(P<0.05)。4.在非糖尿病组,sVAP-1与BMI、TG、UA、饮酒呈负相关(P<0.05),在糖尿病组与FBG、HbA1c呈正相关(P<0.05)。5.在年龄>55岁的人群中,sVAP-1与baPWV具有相关性(β=0.939,P=0.009),且独立于其它危险因素。6.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亚组,以CIMT是否增厚及是否存在颈动脉斑块为因变量,以sVAP-1为自变量,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在糖尿病组,sVAP-1是CIMT增厚及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EXP(B)95%CI1.007(1.000-1.014),P=0.038]。  结论:  1.sVAP-1与AS危险因素(年龄、血脂、体重指数、脂蛋白等)具有相关性。  2.sVAP-1与糖尿病人群中CIMT、颈动脉斑块及55岁以上人群中baPWV具有独立相关性。  3.本研究启示我们①应在未来进一步深入探讨该炎症通路的新靶点;②进一步干预VAP-1在血管内膜炎症机制中的作用。为预防或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提供可靠新思路。
其他文献
矿业迹地是各国工业发展的缩影,也是采矿活动对地球扰动的一个见证.如何客观评价其历史作用、修复再利用以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矿业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文章检索和研究了
文章讨论了接收器工作特性曲线(ROC)指标R=P(Y<X<Z)的统计推断问题,分别给出了R的不同点估计和区间估计,其中点估计包括最大似然估计和贝叶斯估计,区间估计包括正态近似区间估
将食窦魏斯氏菌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进行混菌发酵,测定菌株生长曲线研究两菌种的共生作用,分析发酵24 h后纤维素酶活力以及胞外多糖(EPS)产量,比较混菌发酵全麦面包与单菌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