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多数企业在计划上市的时候,过于注重上市所带来的融资功能,而忽视了对企业体制的根本改革,结果是企业虽然成为上市公司,却仍然奉行着一套旧的体制,造成公司经营缺乏活力。为了改变上市后经营不善的状况,许多上市公司采用资产重组的手段,寄希望于在重组中深化上市公司的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资产重组自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规范到规范的发展历程。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无论是重组次数还是交易金额都己经达到了相当规模。频繁进行的资产重组带来的实际效果如何?有没有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呢?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参照国内外己有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对2002年深沪市15家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绩效做了分析,研究了重组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短期来看,还是从长期来看,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绩效并不明显,对经营业绩未产生积极持久的影响。要使资产重组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还需各方做出更多努力。全文共分五章。 第1章为绪论。提出了本文要研究的问题,介绍了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回顾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并针对已有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2章为资产重组概述,首先界定本文所用的资产重组概念的内涵,接着介绍资产重组的几种类型及其衡量资产重组绩效的方法。 第3章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动因研究。本章首先对资产重组动因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内在动因进行了分析。 第4章是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的实证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2002年深沪市15家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绩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绩效并不明显。 第5章启示与建议。主要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不明显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改善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方面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