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齐聚噻吩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545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齐聚噻吩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为了扩大齐聚噻吩作为功能性有机材料的应用前景,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齐聚噻吩衍生物:5,5"-二丙基-2,2∶5,2"-三噻吩(BP3T)、4,4"-二羧酸-5,5"-二丙基-2,2∶5,2"-三噻吩(BP3TDCOOH)、N,N-双十八烷基-5,5"-二丙基-2,2∶5,2"-三噻吩-4,4"-二酰胺(DNC18BP3T)、2,5-二(2,2-二噻吩)-吡啶(2T-P-2T)。用质谱(MS)、核磁共振氢谱(1HNMR)、红外光谱(IR)、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所设计、合成的齐聚噻吩衍生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认表征。各齐聚噻吩衍生物的结构式如下: 通过紫外光谱和循环伏安法测定和计算出了各个化合物的最大吸收峰、HOMO、LUMO轨道能级及能隙,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测定了各化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分析了其结构与光、电性能之间的关系。 DNC18DCN3T、DNC18DC13T、DNC18DBr3T、DNC18DI3T具有近晶A相液晶性质。与以上四种化合物相比较,发现DNC18BP3T不具有液晶性质,可能的原因是-CN、-C1、-Br、-I可以使液晶相的稳定性提高,而丙基不能提高液晶相的稳定性。另外,丙基的位阻相对比较大,使酰胺基与噻吩环难以形成稳定的氢键,导致不能表现出液晶性质。 以2T-P-2T为配体分别与稀土铽(Tb)、铕(Eu)和过渡元素钌(Ru)进行了配合,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结果发现稀土配合物均能发出各自中心离子的特征光,紫外光谱图测试结果发现过渡金属钌配合物也有特征吸收峰。
其他文献
一、量子化学的简介量子化学,是基于量子力学所包含的基本原理,应用其基本方法,解决相关化学问题的科学,属于理论化学的一个分支。量子化学的发展可分为两步,第一是建立三种化学键理论,第二是其计算方法的研究。量子化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部分。基础研究是寻求量子化学中的自身规律,利用群论方法将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在形式统一,同时发展密度矩阵理论和密度泛函理论,这些理论的发展都将完善化学性质
学位
本论文采用了四点弯曲法、U形环试验、表面分析方法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13Cr和Super13Cr不锈钢在含有CO2的CaCl2完井液盐水环境中的应力腐蚀开裂(SCC)行为。考察确定了Sup
  Sm和Nd与铁族金属的合金既是优良的永磁材料,又是第三代和第四代永磁材料的制备前驱体,Tb-Dy-Fe是已经得到应用并商业化的巨磁致伸缩合金。在尿素—酰胺类低温熔盐体系里面
聚烯烃性能优良,成本低廉,是非常重要的塑料品种。聚烯烃的氧指数仅有17左右,属易燃材料,在高压、加热、放电等条件下,会熔化、分解、燃烧,并且燃烧时产生大量熔滴,极易传播火焰,造成
水污染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和工业关注的焦点,利用光催化技术降解水中有毒物质和有机污染物作为一种绿色有效的措施,得到了广泛关注。铋系纳米材料是重要的光催化材料,如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