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平稳增长,经济总量比较乐观,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经济占有量不足,严重落后于其他国家。目前,我国的“两个一百年”目标还没有实现,东西部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大,至今仍有7017万贫困人口在摆脱贫困的奋斗中挣扎。贫穷会酿出许多不稳定因素,导致社会动荡,人心惶惶。世界各国都在纷纷寻找脱贫致富的方法。小额贷款作为一种服务农民、城镇低收入群体、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贫困阶层的金融服务方式,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认可。我国政府尤为关注,因为小额贷款有助于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小额贷款迅速发展,我国已有许多机构在开展小额贷款业务。在小额贷款不断发展的同时,其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监管法律制度的缺失,由于缺少规范化指引,导致小额贷款的发展步伐减缓,并且面临着巨大的潜在风险。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开展了一些学习和研究。本文围绕小额贷款监管的法律制度分四个部分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小额贷款的相关知识,使读者对小额贷款有个初步的认识,进而介绍了小额贷款监管的有关内容,包括监管的必要性、监管模式、监管对象。在对基本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发现了我国小额贷款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研究分析了美国和孟加拉国的小额贷款监管制度,总结出了他们监管的成功经验。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小额贷款监管法律制度的对策,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分析,能够为我国小额贷款的可持续稳健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