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与中国农村企业家生成规律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在经历了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后,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开始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由此掀开了中国社会转型的帷幕,从而形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变迁过程。我国农村地区在国家以农促工的政策背景下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而且传统农业本身也存在一些缺陷,这使一些人认识到要改变农村地区的落后状况仅仅依靠传统的农业是很困难的,农村的发展必然要走现代化的道路,而在这一道路上农民的商人化即成为农村企业家是促进农村现代化的捷径。本文把农村企业家放在中国社会转型与制度变迁的背景下,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研究了中国农村企业家生成的规律问题。中国农村企业家的生成与成长是与中国渐进式改革相伴相随的,是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而日益成长起来的。农村企业家的出现及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都与我国的制度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不管是正式制度的变迁还是非正式制度的变化。对农村企业家这一特殊群体生成规律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第一,对我国农村地区的正式制度及非正式制度的情况及变化进行综述。第二,对我国两种农村企业家生成模式“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进行分析,同时对于我国农村企业家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创业活动进行了案例分析。通过对两种模式的比较及案例分析找出我国农村企业家生成的规律并对生成过程中的特征进行了描述。第三,为了促进我国农村企业家的进一步涌现和成长,我们需要一定的制度供给,所以对于我国农村企业家进一步涌现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进行了概括。我们应通过制度供给来消除其成长的障碍,实现中国农村企业家的健康成长。第四,对本文进行小结并对本文存在的研究不足进行了概括。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消费函数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转型,作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从一提出就受到国际经济学家的关注,国内外有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并且放松其假设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论证,为近20年来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各国国际贸易政策的制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个因素中,消费力量至关重要,经济的稳定增长需要消费的支撑。从微观层面上讲,在影响消费需求的众多因素中,收入水平是最重要的一个。但是,我国目前经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