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的产生和发展使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它在人们生活中无孔不入,影响了人们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信息在社交媒体环境下的传播不仅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变得更加迅速、便捷、多元,更是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模式。准社会交往是在媒介环境改变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社交方式,它最早发生在大众媒介时代的受众和媒介人物之间,是基于电子媒介发展的新场景特征而形成的。受众在通过大众媒介接触媒介人物的时候,会对其喜爱的角色产生特殊的依恋,把他们当做在现实社会中真实面对的人物一样,形成一种在想象中的社会交往,这种交往和真实的社会交往是有区别的,只是受众单方面的亲密感,并不存在双向互动。随着如今社交媒体对传统媒体的颠覆,在以社交媒体为背景的媒介环境下,受众与媒介人物之间的这种准社会交往发生了改变,有了新的形式和特点。本研究基于准社会交往理论,在进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深度访谈、线上参与式观察等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研究了社交媒体环境下受众和媒介人物间的相互作用。在分析社交媒体时代媒介环境的基础上,结合新浪微博、百度贴吧以及网游媒体等社交媒体,从准社会交往的呈现与受众表达、新时代特点等层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受众与媒介人物的准社会交往根据媒介人物性质的不同,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与真实人物的准社会交往、与虚拟角色的准社会交往以及与拟人化账号的准社会交往,在这三种准社会交往情况下各有不同表现以及不同的受众表达。同时,社交媒体环境下的准社会交往呈现出和以往不同的特性,表现在受众与媒介人物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准社会交往程度更高、单方面的准社会交往有了双向互动的可能、形成虚拟社群并催发了粉丝文化和粉丝经济的发展、相较传统媒体环境下产生了消极的准社会交往以及跟传统媒体时代相比现在的准社会交往变得更加脆弱这五个方面。最后,本文对准社会交往的两种范式和合理性进行了探讨,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全新媒介环境下的准社会交往打下基础。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本研究相关背景和概念进行介绍,并综述了学界当前的研究情况;第二部分分析了社交媒体时代的媒介环境;第三部分主要是分类研究受众与不同媒介人物的准社会交往表现以及受众表达;第四部分是分析社交媒体环境下准社会交往表现出的新特征;第五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