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政务系统外包开发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1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电子政务系统外包在我国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逐渐兴起,实行电子政务系统外包的相关部门越来越多,电子政务系统外包涉及的金额、范围也越来越大。然而,外包又是一把双刃剑,政府在享用它带来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风险。目前,国内对电子政务系统外包开发风险的研究性文章还很少,对电子政务系统开发的研究还处于定义、介绍和定性研究阶段,外包开发建设的实践操作亟待理论的指导。   本文在深入分析国内外电子政务系统外包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电子政务系统外包开发活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进一步阐述了我国电子政务系统外包开发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电子政务系统外包开发活动为研究对象,在对资源基础理论、资源依存理论、核心能力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代理理论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借鉴信息技术外包开发过程、风险因素识别理论,把问题界定为从资源战略及风险的视角对政务系统外包行为进行分析。将政务系统外包开发决策过程划分为:外包决策选择、合同形成与签订、合同执行、结果评价四个阶段,基于此过程对政务开发风险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识别,构建了电子政务系统外包开发风险因素框架。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采集样本数据,运用因子分析、信度与效度检验等方法验证并完善风险因素框架;结合所研究对象特点,选取模糊综合评判与BP神经网络两种方法构建评价模型。最后,利用本研究建立的评价模型对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构建电子政务系统外包开发风险预警及控制系统,以期为我国电子政务系统外包开发模式选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当今的一些中学语文教学,失真、变味、效率低下,与我们的课堂冷落了一些本不该冷落的东西很有关系。那么,当今的中学语文课堂到底冷落了什么呢?  一、冷落了作者生活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写作背景”等就已成了语文教学改革所讨伐的对象,直至今天仍“灰头土脸”的,很不受人待见。这里先不谈“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是否还应该好好“待见”的问题,单说说“写作背景”。作者创作作品,总
语文课堂,需要“黎明的感觉”。“黎明的感觉”描述了这样一种状态:教学在某个瞬间引起了学生思维的警觉,引发了学生认知的冲突,唤醒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喜出望外地发现,乐此不疲地探索,卓有成效地吸收,充满灵性地表达,超越自我的先见,获得了阅读的新生体验。  笔者听到江苏省特级教师魏星执教的《三打白骨精》一课。对于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学生早已熟悉。然而,课堂上学生始终保持着阅读
“思辨”的课堂应该是教师启迪学生心智,引领学生不断探究的课堂。教师要善于营造平等的对话空间,培养学生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而且能用充足的理由和清晰的条理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必须意识到,一个自由平等的对话空间,对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 平等对话,营造和谐氛围  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善于营造平等的对话空间,给学生思考、辨析的时间和自由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