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OS视觉定位的机器人智能抓取系统研究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huangweiriri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应用变得越加广泛。如今,在线示教和离线编程是工业生产线中控制机器人常见的控制方式,但是由于受到抓取目标物体的初始位姿和最终位姿被严格限定的问题,只能依靠机械完成机器人点到点的操纵,全程所用时间长、操作效率低以及定位准确度也低,因此,机器人在智能化程度上有一定程度的欠缺。在此问题的基础上,本课题提出一套基于ROS(机器人操作系统)视觉定位的机械臂智能抓取系统,使抓取目标的初始位姿和最终位姿被严格限定的问题得到解决。首先,采用张正友算法标定RGB-D相机,获取其内外参数;其次,采用棋盘格与AR标签两种方法,实现手眼标定;然后,通过多模态信息进行物体的识别与位姿估计;最终,将视觉定位获取得物体的位姿,通过手眼标定数据将物体位姿转化到世界坐标系下,实现机器人智能抓取。本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搭建基于ROS视觉定位的机器人智能抓取目标物体的系统,对硬件架构和控制流程进行设计,并且硬件控制和图像数据处理的任务,由上位机编程来完成。  (2)针对目前物体识别算法中,图像信息来源单一、处理过程复杂与定位误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信息的视觉识别定位的算法。为矫正摄像机的畸变和确保空间场景中的点完整的投影到图像上,在ROS操作系统上标定RGB-D相机,获得其内外参数;通过采用基于多模态信息的视觉定位算法,实现对可乐瓶识别定位。  (3)针对基本的快速随机搜索树(RRT)算法存在采集路径盲目与计算速度低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的RRT算法,该算法会增加大规模高维空间运动规划的成功率。完成运动规划后,通过RGB-D相机采集棋盘格位姿和AR标签位姿两种方法,标定RGB-D相机与机器人基座的位置关系。最后,分别通过ROS系统中rviz可视化界面与真实场景比较分析,确定哪种手眼标定系统的结果与实验室真实的场景布置一致。  搭建机械臂智能抓取系统实验平台以及rviz机器人仿真环境,使用两种方法得出手眼标定结果,通过实验观察rviz可视化界面与实验室机器人真实的环境对比表明,采用AR标签的手眼标定方法结果与实验室真实的场景布置一致;然后,测试机械臂视觉抓取,实验结果表明了机器人智能抓取系统的可操作性与可行性。
其他文献
所谓变结构控制是在20世纪60年代被提出,起初主要研究的是单输入高阶和二阶系统到状态空间线性系统。通过50多年的发展,变结构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不断更新,积累了多种变结构控制方法,而被认为最有发展空间的就是具有滑动模态的变结构控制。并且它在控制无刷直流电机、机器人、PWM整流器等中被广泛使用。这种控制方法的原理是切换控制量使得系统状态沿着滑模面滑动,因此它对于系统参数摄动以及外部干扰有着很强的鲁棒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的不断普及,当代社会对身份认证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相对于单模态生物特征的防伪性不强、区分性不高等缺点,多模态生物特征融合的多种特
造纸业为人类文明成果起到传承与保存作用,是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的支柱性产业。现代造纸工业正向高速方向发展,纸幅宽度可达12米,纸机速度高达30米/秒。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造纸
微观交通仿真以驾驶员-车辆为基本单元对交通流进行模拟,能够真实地描述车辆的跟驰、换道等微观行为,被认为是当前分析和评估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方案最为有效的方法。然而,随着
随着移动机器人的技术的发展,多传感器被安装在移动机器人上来实现其丰富多变的各项功能,如何协调各个传感器的工作性能并有效的、实时的来处理由多传感器带来的多种类、多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