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美学的动态性要素的变量性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ti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景观如标志一般体现了当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综合水平,它虽不能代表一个城市的全部,但是却是向世界展示新风貌的最佳平台。当我们纵观园林景观艺术的发展,不难发现,无论是西方园林艺术,还是中国园林艺术,人们从未停止对于景观美的寻觅与创造。景观作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它所具备的某种外在特征会赋予观赏者一定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是快乐,是难忘,是回忆,亦或是痛苦的过往,它为人们提供了情感上的意蕴,这复杂的心理感受能要观者从景观美中感受到更深刻的艺术感染力。但是,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景观美的审美意识有一脉相承的一面,却也有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面,人们对于美的诠释并不是恒久不变的,而是展现了一系列的动态性特征。   本文针对景观美学的动态性和变量性这一复杂问题,试图通过不同层面的研究来探讨这些复杂的现象背后所隐藏的一些内在联系。文章从景观美的普遍性(即景观的审美)入手,进一步研究景观美学的动态性特征,探究审美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变量关系。美作为一个不可确定的变量,因人、因时、因地、因频率等条件的不同产生一系列的变量关系,导致了不同的审美结果,从而表现出景观美学的动态性的表现形式和动态性的审美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美的动态性特征以及景观美学的变量关系,来帮助我们了解和分析人们在审美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系列审美主观能动性变化的因素,帮助我们从各个变化的因素中针对不同的观赏者来探寻景观环境所带给他们的不同的审美感受,从而创造出能够要观赏者感受到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具有不同地域文化品质的可意蕴性景观。通过研究景观美学的动态性要素的变量性关系,希望能够改善中国现代景观所面临的现状和问题,将中国的景观设计带入一个正确的发展轨道,从而向世界展示一个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新面貌。
其他文献
自2003年开始,我国在世界文化保护运动的影响下逐渐展开了全国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曾经陌生的概念如今已经引起全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水族民俗文化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水族民俗图案是水族民俗艺术文化的重要元素。水族民俗图案在水族的迁徒史中逐渐发展成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俗艺术风格。水族民俗
期刊
期刊
期刊
古往今来,历史上产生了很多位女性画家,她们以其作品中所呈现出的独特的女性意识,为艺术史增添一抹瑰丽色彩,同时也在时代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长河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在经济、政治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