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困境与对策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ej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对足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作为我国足球运动的后备人才,是未来有效提升中国足球运动水平的主要践行者。从世界上各个足球强国的发展之路分析,足球强国之所以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这些足球强国重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当前从整个国家宏观分析,我们国家尚没有建立较为科学系统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机制,我国的青少年足球竞赛和人才培养规律不明显。山东省作为经济大省和足球强省,在开展足球运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随着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举办和不断的改革,山东省的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开始不断的向着多元化、开放式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寻求更为科学的青少年运动员培养模式和方法,以更好的提升山东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本文以山东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机制作为研究对象,尤其针对省内青少年足球训练、比赛进行了实地考察,重点研究了包括教练员培训等内容在内的足球后备资源的培养情况。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山东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困境和策略做了深入的研究,初步得出如下结论:(1)德、荷、英、日四国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其共同特点是注重文化课程的学习,德国与荷兰采用俱乐部集中式管理,英国采用各自回家的分散式管理模式,日本是以学校为单位进行集中训练。(2)在文化课学习与家长支持方面,我国采用集中管理训练的培养方式,学生缺少教师和家长在课后的监督,不利于文化课程的学习,造成受训学生文化素养偏低。(3)在社会关注与培养资金来源方面,社会媒体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宣传不够,足球后备运动员培养经费主要来源是依靠当地政府的财政拨款,经费渠道单一且不足。(4)当前山东省足球学校、各中小学、业余俱乐部等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目标等方面有着相似之处,真正将学生的足球兴趣和增强身心健康水平作为培养目标的单位较少,还没有形成“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的培养理念,整体上看山东省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还较为薄弱。(5)我省对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选拔手段欠科学、选拔中只看重竞赛成绩,训练中存在着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执行不太严格、训练功利性偏强等问题。(6)山东省青少年足球教练员队伍中,有注册执教资格教练员偏低且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第一学历偏低以本科为主,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执教年限11-15年居多。(7)山东省后备人才资源匮乏,足球人口少,成功率低,退役后生活无保障;青少年足球正规竞赛级别低,竞赛组织形式少。(8)针对山东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存在的困境,提出构建科学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理念、完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建立科学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选拔机制、落实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的岗位培训制度、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科学化训练程度、完善和创新我国青少年足球竞赛制度等对策,对解除山东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困境有一定的作用。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信息爆炸成为了时代的显著特点。在海量的信息资源面前,如何全面而又高效率地检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成了备受关注的问题。由于现有的检索系统大都是基于关键词的检索,使
高质量的教师成就高质量的教育。民办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是作为我国民办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体现民办高职教育的一个特色,是教学改革、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