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和磷是植物生长的关键养分,也是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元素。植物的功能性状是植物对环境的响应特征,也是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了解植物功能性状随着土壤养分供应变化的响应有助于理解植物对于环境的适应机制及其对生态系统功能的作用。本研究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养分添加实验样地选取了8种植物,测定了植物整体特征和叶性状,旨在研究:(1)在半干旱草原,不同种类植物的功能性状对N和P添加如何响应,以及是否存在种间差异;(2)养分添加对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与气候干旱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植物功能性状的结果显示,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的植物功能性状对养分供应变化表现出较一致的响应格局:N+P复合作用显著促进植物的平均株高;物种的形态性状对环境中N、P供应不太敏感;植物的叶化学性状对氮或磷的供应非常敏感,使植物叶片的氮或磷含量显著升高。(2)基于物种水平的分析显示,不同物种的植株高度对养分添加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优势植物羊草对养分添加的响应最敏感,单独P添加下高度并不增加,N添加下高度显著增加,N、P交互增加最大。同时,年际间的气候差异对植物高度及其对N的响应均存在显著影响。(3)两个样地大部分物种的形态特征对养分添加并没有显著响应,但对年际间的气候变化较敏感。(4)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植物叶化学性状对N或P添加的响应最为敏感。氮供应基本促进植物叶片氮含量,磷供应显著促进植物叶片磷含量。且氮和磷的交互效应表明,磷的供应促进植物对氮的吸收,氮的供应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植物对磷的吸收。植物叶片的N或P含量对养分的响应存在明显的年际间差异。以上研究表明,N或/和P的添加单独或者交互作用影响植物的功能性状,尤其是植株高度和叶化学特征,但这些影响一般存在较大的种间变异,因此,基于植物功能性状来预测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可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预测将变得更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