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符号是化学学科特有的“语言”,它能准确、简练的表达化学含义,是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相联系的桥梁。对于初中生来说,化学符号知识是化学学习启蒙阶段的关键内容。学生只有较好的掌握了化学符号知识,才能正确地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进而进行一系列化学思维活动。本研究以初中化学符号知识为研究载体,试图探索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回答如下几个问题:(1)初中生对化学符号知识学习的态度如何?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2)初中生对化学符号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对化学符号知识的掌握是否存在差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3)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哪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初中生对化学符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研究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采用文献法进行理论研究,整理归纳国内外已有的相关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构想;第二部分是本研究的主要部分,包括两个实证研究,分别为初中生对化学符号知识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和初中生对化学符号知识掌握评测研究。第三部分是研究总结,对本研究的结论、启示进行整理归纳,进而反思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通过本论文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多数初中生对化学符号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的误区,学习效率有待提高。学生认同化学符号知识的重要性,但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兴趣也不高。(2)初中生化学符号知识学习的整体水平还需在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发展。通过测试结果分析可知大多数学生在化学符号识记书写、内涵理解、符号思维运用三个重要方面的学习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3)学优生、学中生、学困生在化学符号知识学习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是因为三类学生的识记策略、三重表征能力、建构的知识层级不同,以致在把握化学符号内涵,运用化学符号思维解决问题上存在较大差异。(4)教师可采用宏、微、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加强直观教学和变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结构化,激发初中生学习化学符号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