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单胞菌M18中PCA合成酶的作用比较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fen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吩嗪-1-羧酸(PCA)是假单胞菌的一种重要次生代谢物,具有广谱的抗真菌生物活性。假单胞菌主要通过莽草酸途径来生物合成PCA,由phz基因簇来控制,该基因簇由phzA、B、C、D、E、F、G 7个基因组成,其中何者对合成途径影响最为关键目前还未见报道。有实验表明,PhzA、PhzB并不是合成途径不可或缺的,PhzC蛋白下游的产物分枝酸水平与PCA积累没有直接相关,所以推断另外四个酶更为关键。本实验选取phzD、phzE、phzF、phzG四个基因为研究对象,利用基因过表达、反义RNA等技术,进行假单胞菌中PCA合成酶的作用比较研究。选取的假单胞菌株M18,是本实验室筛选出的PCA高产菌株,是首次确认可以同时生产PCA和藤黄绿菌素(Plt)两种抗生素的功能菌株。实验中分别构建phzD、phzE、phzF、phzG基因过表达功能质粒,转化假单胞菌株M18,经过对比发酵实验,结果显示在四种基因中,phzD基因过表达菌株对PCA生物合成具有最显著的影响,与空质粒参照对比,PCA产量可以提高30%以上,其他几个基因过表达的影响并不显著。于是可以推断,在单个phz基因的作用时,phzD基因对假单胞菌株生物合成PCA具有最大的作用。而通过接种时间和摇床转速等反应条件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野生株和phzD基因过表达菌株之间,发酵生产PCA的条件存在一些差异。利用反义RNA技术的抑制作用,观察在phzD基因表达受到阻碍时的PCA发酵产量,结果表明,phzD基因反义RNA的抑制显著降低了假单胞菌M18生物合成PCA水平。
其他文献
西瓜品种繁多,果肉颜色丰富,有红、粉、橙、黄、白等,主要是不同瓤色品种西瓜所含的类胡萝卜素种类和含量不同所致。分析检测西瓜中的类胡萝卜素可为西瓜的深加工和进行西瓜育种提供依据。本研究以红瓤“早花”、桔黄瓤“橙肉西瓜”、黄瓤“307超风”、白瓤“三白”四个品种的西瓜为试验材料,用溶剂浸提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从西瓜果肉中提取类胡萝卜素,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确定选择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提取的西瓜类胡萝
煤热解是制取高附加值化学品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是,目前煤热解焦油收率低、油品差等问题限制了煤热解的工业化进程。催化热解可以改变煤热解化学键断裂的活化能,使更多小分子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从煤结构上断裂,进而提高煤热解转化率,但传统的催化热解催化剂更多地作用在对热解挥发分的二次裂解作用上,并未真正对煤结构起到催化作用。此外,传统的催化热解过程催化剂用量较大,存在工业应用成本大、设备腐蚀和催化剂回收困难等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