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机制对“业务战略—企业绩效”的中介效应研究——基于济南市企业数据的经验证明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因为以下这些因素使得“通过项目管理机制进行战略实施”的研究受到关注:首先,动态环境中竞争日趋激烈;其次,相对于战略制定,实践中战略的执行能力备受质疑;最后,项目管理的应用超越工程建设、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已有范畴,其有效性被广泛认识。Turner等学者提出,战略可以通过项目管理办公室(PMO)、项目群管理(PgM)、阶段门审查(GR)等机制得以实施,这为战略实施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但目前相关研究尚未深入,对项目管理机制在业务战略和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尚无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而现有研究论述的项目管理机制如项目管理办公室(PMO)、项目群管理(PgM)、阶段门审查(GR)等均着眼于组织自身目标,对于处在价值网络中的组织应借助怎样的项目管理机制来进行战略实施,现有研究还较少涉及。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博弈模型和案例分析,本研究为现有“通过项目管理机制实施战略”的理论作了一个扩展,为研究框架增加了一个项目管理机制—项目利益相关方关系管理(Project Stakehold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PSRM)。从而,本研究认为,战略可以通过RMO、PgM、 GR、 PSRM等项目管理机制得以实施。 在这个经过扩展的理论框架上,作者应用来自济南市179个企业的深入调研数据,将PMO、PgM、GR、PSRM等项目管理机制作为中介变量,引入到业务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过程中。研究发现:首先,项目管理机制的确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业务战略的实施方式,这为战略实施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其次,项目管理机制对“低成本战略—企业绩效”、“差异化战略—企业绩效”的中介效应存在不同,从而为不同业务战略应注重发展不同的项目管理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笔者分析了多媒体运用课堂导入应遵循的原则,并阐述了在小学数学中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   关键词:多媒体 优化 导入   常言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讲课导入得好,不仅能吸引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教学伊始的导入艺术。运用多媒体,不仅能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