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开放性习题是指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在解题过程中要求学生发散思维,从习题的材料设置、问题设置、到答案设置、评价标准设置都十分开放的一种习题类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其进行恰切应用,能够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新课改以来,历史开放性习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日益普遍,具体体现在其越来越多地出现于练习题与各类考试题中。但是,调查发现,它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并不理想,并未能有效地发挥它能提升学生学科历史素养的重要作用。如何发挥历史开放性习题的重要作用,让其更好地服务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已引起一线教师、广大科研工作者及高校师范生的重视与研究。本研究从历史开放性习题的概念、类型、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系统研究高中历史开放性习题,将其从解题形式上分为纸笔类与非纸笔类两大类型;并从习题设置、考察方向与立意上概括出其所具有的习题特点如:开放性、复杂性、新颖性、高远性等高中历史开放性习题作业与高中历史开放性习题课,作为历史开放性习题在课堂教学中两种常见的应用类型,笔者在本文中对如何将他们应用于课堂教学做了具体研究。指出作业应用应遵循主体性、趣味性、互补性等布置原则以及肯定性、及时性两大评价原则;习题课应用要遵循围绕“主线”展开的组织策略、开放式教学的传递策略、民主平等的管理策略等。最后,为更好的将高中历史开放性习题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笔者指出在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如:注意与封闭式历史习题相互补充;避免题海战术;习题课的开放要课前、课中、课后保持一致;不能将开放性习题课与开放式教学混为一谈等,以期在教学中更为有效地利用开放性习题,发挥它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