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关于《瓯骆遗粹-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导览词》汉日翻译项目的报告。该翻译项目文本共11865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瓯骆遗粹-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36件在展文物的导览词。本文详细总结了该文本的汉日翻译过程,并分析遇到的问题及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有关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本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项目描述,叙述了本次翻译项目的相关背景,简要分析文本的性质,以及译前准备。第二章叙述翻译过程,从翻译策略的选择、译文风格及形成原因以及机器辅助翻译软件的使用等三个方面对翻译过程进行概述。第三章则是通过选取典型案例,从文物名称的译法、纹饰的译法、制作工艺流程的译法和文化背景的翻译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探究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一些较难翻译的专业术语和句式,详细说明处理的过程。第四章主要描述笔者对译文质量的控制,委托方校对审阅后提出的修改意见以及评价。第五部分为本翻译报告的成果和问题点归纳。本翻译报告对有关文物陈列的汉日翻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翻译项目进行中制作了有关的术语表和翻译记忆库等资源,可以循环利用和扩展使用。预计该翻译成果不久将实际应用到博物馆的业务中,发挥对外传播广西百越文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