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试验以新疆阿克苏地区“红色之爱”苹果树(Malus pumila)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苹果树干茎流特征、茎流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果实产量、品质的测定,来确定井式节水灌溉3种水分处理中最优的灌溉量,最终制定出合理的灌溉制度,有效增加果实产量和品质,提高果农收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6月-9月“红色之爱”苹果树干茎流的日均值呈现出昼高夜低的“几”字形变化规律,苹果树茎流速率值表现为7月>6月>
【基金项目】
:
新疆林业科技专项“节水灌溉条件下苹果水肥耦合效应研究”项目(编号:XJLYKJ-2020-11),课题主持人:程平副研究员(新疆林业科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新疆阿克苏地区“红色之爱”苹果树(Malus pumila)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苹果树干茎流特征、茎流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果实产量、品质的测定,来确定井式节水灌溉3种水分处理中最优的灌溉量,最终制定出合理的灌溉制度,有效增加果实产量和品质,提高果农收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6月-9月“红色之爱”苹果树干茎流的日均值呈现出昼高夜低的“几”字形变化规律,苹果树茎流速率值表现为7月>6月>8月>9月;各处理的茎流启动时间、到达峰值时间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提前,茎流下降时间则推迟。(2)“红色之爱”苹果树在晴天时茎流速率日变化呈现出单峰“几”字形的变化规律,在阴天呈现出多峰曲线的变化规律;晴天、阴天苹果树的茎流速率变化曲线均与太阳辐射的变化一致。(3)在生育期内,影响“红色之爱”苹果树干茎流的关键气象因子为太阳辐射、温度、相对湿度,且树干茎流与太阳辐射、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4)地下30cm、5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是“红色之爱”苹果树干茎流的关键土壤因子。(5)各处理不同月份苹果树茎流速率的日累积量、日耗水量、月耗水量均表现为W3>W2>W1,各月的日累积量、日耗水量、月耗水量均表现为7月>6月>8月>9月;W3处理的灌溉方法最为科学合理。(6)阿克苏地区简约化栽培苹果园灌溉制度如下:全生育期内灌溉11次,其中2次漫灌(春灌、冬灌)、生育期内9次井式节水灌溉,年灌溉定额为426m3/亩。
其他文献
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土壤贫瘠,蒸发量极高,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形成了大量盐渍化土壤。由于水资源匮乏,生态修复成本更高,修复难度更大。选择一种合适的生态修复方法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选择小麦秸秆作为土壤改良材料,以新疆准东红沙泉煤矿排土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秸秆混掺量和粉碎程度为影响因素,通过在开展室内土柱模拟实验,系统研究了不同秸秆处理下的土壤水盐的运移规律,以期能够改良土壤质地,改善矿区荒漠
本试验选用了四种性型的甜瓜材料分别配置了五个组合,通过观察这五套组合六世代的遗传群体,统计各个六世代后代的性型表现,进行了甜瓜遗传分析。同时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和乙烯利,对这四种性型甜瓜材料进行处理,来比较雌雄花分化数量、不同节位段的分布和对植株生长的影响,以及使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银、硫代硫酸银、赤霉素和乙烯利对甜瓜全雌系进行了诱雄效果比较。试验结果如下:(1)通过五套杂交组合六世代的观察,本试验验证
荒漠绿洲区是我国具有重要生态示意、能源开发潜力、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的特殊区域,具有脆弱性、不稳定性等特征。在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突增的环境背景下,荒漠绿洲区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强度、损失程度也在不断增大。传统农业往往存在发展于荒漠绿洲之中,是荒漠绿洲区内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所以,探讨荒漠绿洲区传统农业对本区域主要自然灾害的响应特征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本文选取和田地区为研究区,根据和田
为评价密植栽培纺锤形树形的优缺点及在新疆应用的可行性,探讨密植栽培模式下库尔勒香梨幼树适宜的刻芽和拉枝方法,对库尔勒香梨冠层结构、冠层微气候、果实产量和品质进行测定分析,探讨刻芽和拉枝等关键修剪技术对库尔勒香梨萌芽、枝条以及叶片生长的影响,为库尔勒香梨密植栽培的早期整形修剪、培养合理树体结构和改善果实产量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纺锤形树形冠幅小,树冠体积小,株行距1 m×4 m
扁桃属蔷薇科扁桃亚属植物,其果实富含营养元素,拥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是自交不亲和性果树作物,自花授粉不能正常结实,严重影响在生产过程中的产量产出,因此,探索扁桃的自交不亲和进程,既能加深对扁桃授粉结实生理的认识,又能帮助我们在实际生产中搭配合适的授粉品种,此外通过分子生物技术打破原有的自交不亲和,得到品质优良的自交亲和树种也是当前扁桃产业发展的重点。本研究以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扁桃果树资源圃中的‘纸皮
羔羊生产是肉羊养殖的基础环节,对其小肠生长发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形态学和消化酶活性变化,但对不同吮乳日龄羔羊小肠上皮细胞内行使胞内消化的溶酶体(Lysosome)的形态和功能缺乏了解,特别是其动态变化未见报道。本研究将16只(2.77±0.08 kg)湖羊新生羔羊随机分为30日龄组(EEW-30)、45日龄组(EW-45)、60日龄组(NW-60)和75日龄组(SC-75)4组,每组4只。采用透射电
为解决新疆厚皮甜瓜露地栽培中单独施用化肥可能产生的植株徒长、产量下降、果实品质降低等问题,本研究选用‘西周密25号’为试验所用品种,选用生物有机肥与三元复合化肥两种肥料进行配比,设置不同施肥比例,通过测定和分析不同肥料配比施肥对甜瓜植株形态、果实形态、果实品质、产量、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新疆厚皮甜瓜露地栽培的最适肥料配比,为新疆露地厚皮甜瓜栽培的优质、高产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农用地作为地表粮食和农副生产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但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地矛盾凸显,逐渐扩大的城市范围与农用地供应不足带来的矛盾,使农用地质量评价成为热点。为了实现系统了解和科学量化农用地质量的需求,评价农用地质量工作刻不容缓。本文在充分调查了与本研究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熟悉农用地定级规程,在基础数据调查充分下开展了研究,以麦盖提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初步成果作为工作底图,采用社会发
本文以和田绿洲2000年、2010年、2018年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为基础,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探索2000-2018年和田绿洲土地利用类型时空变化特征。同时结合植被覆盖度、NPP和社会经济发展系数等对ESV评估模型进行修正,分析和田绿洲ESV时空分布特征,并选取生态经济协调度对和田绿洲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进行探讨。最后分析土地利用程度、植被覆盖度、NPP分别与ESV
针对洋葱整个生育期,氮肥施用量偏大,肥料利用率偏低的现状,本文以农户常种的洋葱品种“白雪”为材料,采用露地膜下滴灌的方式,增施钾肥,减少氮肥的施用量并用氨基酸液体肥进行部分替代后对洋葱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索出洋葱种植过程中最佳施氮量,钾肥施用量及氨基酸施用量对洋葱生长指标、SPAD值、产量、品质、贮藏的影响,为洋葱生产栽培提供相应的指导。本文的试验结果如下:(1)在减氮20%(N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