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维系着语音和语法,是构筑语言的基本单位,它是提高学习者语言水平的基石。如果离开了丰富的词汇量的掌握和高效率的词汇学习,是不可能学好英语并提高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此外,《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应掌握的词汇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语言知识目标(九级)的词汇目标为:学会使用4500个左右的单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可见,对于词汇的要求不仅要掌握量,还要掌握质,即,词汇的学习是为了学会使用。但对于少数民族自治州的高中学生来说远远达不到这样的要求。一个班50多的学生,有一半以上都是少数民族,而且很多都来自偏远山区,高中前由于有限的教育资源及客观存在的群体理念,他们的英语几乎是零基础。如何让少数民族学生尽快有效地融入班级其它学生,并在与其他学生合作学习中弥补自身的不足,遵循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从词汇抓起,并在同伴的帮助下掌握必要的语言学习能力,缩小彼此的学习差距促使班级英语学科成绩有所提升,是在此种教育环境下的老师不断探索的问题。同时,《课标》也对教师提出了一些建议:“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基于此,笔者首次将合作学习的方式运用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一中所担任教学任务的高二两个不同层次的班级(1428为快班,1432为平行班)共68名少数民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实证性研究。实验前和实验后,笔者都编制了问卷调查和词汇测试卷,并在实验开展3个月后,从各班抽出10名学业成绩为好、中、差的少数民族学生利用课后空闲时间进行访谈,旨在针对后期调查问卷中出现的数据困惑做深入探究,同时也进一步具体了解并探究本次实验的研究问题:(1)合作学习下的英语词汇学习对少数民族学生有什么影响?(2)少数民族学生如何看待合作学习下的英语词汇学习?(3)快班中的少数民族学生是否更积极踊跃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各项数据收集后,笔者利用SPSS version 10.0数据分析系统中的配对样本T测试对词汇前测和后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合作学习下的英语词汇教学极具显著性和有效性。但相对来说,此种方法运用于快班的效果整体上比平行班好,但平行班中的好生在这种方法下,提升地更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笔者实验前的假设:合作学习运用于词汇教学的效果在快班中比在平行班中更有效。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但在实验方法和过程中还存在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提高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