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石斑鱼骨骼系统比较解剖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un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与斜带石斑Epinephelus coioides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Percoidei,鱼旨科Serranidae,石斑鱼亚科Epinephelinae,石斑鱼属Epinephelus。两者都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鱼类,也是我国最重要海水网箱养殖鱼类之一。 鱼类骨骼因其形态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和复杂性,使其成为比较解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分类系统学的重要依据,并在鱼类亲缘关系研究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点带石斑鱼与斜带石斑鱼外形、分布与繁殖习性十分相似,俗称均为“青斑”,在养殖生产常被混淆,在分类上也存在不少争议。为此,本文对2种石斑鱼的骨骼系统和外部形态进行了全面比较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2种石斑鱼的可量性状、可数性状、体型和体表横带等外部特征非常相似,骨骼形状和结构也极其相近。2种石斑鱼形态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1)点带石斑鱼体表布棕褐色斑点,颏部有点,头部以及体侧有不规则白色斑点;斜带石斑鱼体表布橙红色斑点,颏部无点,体表无白色斑点或斑块;2)2种石斑鱼在幽门盲囊的形态和数量上的差异极为显著,点带石斑鱼幽门盲囊数大于100,由左右2大片以及下方l小片幽门盲囊组成,呈树枝状辐射状分布;斜带石斑鱼幽门盲囊数30-50,指状,呈伞状排列分布;3)点带石斑鱼前鳃盖骨后缘锯齿细小,数目较多,斜带石斑鱼前鳃盖骨后缘锯齿较强,强锯齿3-4个;4)2种石斑鱼鳃盖骨上具3条骨嵴,点带石斑鱼的第二与第三骨嵴之间夹角大于斜带石斑鱼的夹角;5)2种石斑鱼间鳃盖骨形状也存在区别。 本文在形态与骨骼观察基础上,结合2种石斑鱼mtDNA Cytb基因扩增序列分析、RAPD、AFLP分析结果,认为点带石斑鱼与斜带石鱼为2个不同的物种,幽门盲囊的形态和数量差异可以做为2种石斑鱼乃至石斑鱼类形态分类的重要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对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硫氧还蛋白基因克隆表达及其功能进行了研究。文章构建了pEGFP-TRX载体,将其转染到FHM细胞系中,进行了细胞定位的观察,结果是TRX蛋白表达在细胞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