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传播扩散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视角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人们在衣、食、住、行得到基本满足后,提高了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另外,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人到了中老年后,身体的各项机能均有所下降,人们开始关注身体的健康,健身意识逐渐增强。再者,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上班一族人群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为了改善这一问题,人们渴望寻求一项花费少、功能多样、易于开展的体育项目。广场舞作为大众体育锻炼方式之一,以其独特的特点及其功能的多样性等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结构模型方法对影响广场舞锻炼者参与行为的因素以及各因素对其影响程度做了研究探讨,目的是找出影响广场舞传播扩散的一般规律,为广场舞及其他群众体育锻炼活动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本研究基于创新扩散理论基础上,对广场舞传播扩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首先,根据创新扩散理论,对广场舞的扩散内涵及度量方式进行了相关界定。其次,将创新扩散理论与广场舞的特征相融合,对广场舞扩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假设命题,并基于假设命题基础上,采用结构模型方法,构建了广场舞传播扩散影响因素的模型。最后,通过SPSS17.0对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得出问卷的真实可靠性,且回收的数据可以用来验证模型的拟合度的结论。运用 AMOS21.0对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广场舞传播影响因素模型及提出的9个假设命题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得出了9个因素均对广场舞的传播扩散有显著影响,且对广场舞传播扩散的影响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按照大小排序为:可观察性(0.20),自我效能(0.19),个人创新性与相容性并列第三均为(0.17),社会系统(0.16),可试性(0.15),相对优势(0.14),扩散渠道(0.13),易用性(0.12)。
其他文献
本研究是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一所农村小学开展,为期三个半月,研究目的是探索改善学校内学生课外阅读环境的途径。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在不断
期刊
期刊
由于媒体的垄断与集中,美国媒体的话语权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其所属利益集团话语权的延伸。存在共生关系的社会各种强势集团,会对媒体刊播的新闻进行过滤,将其他文化和不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