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啦啦操运动和江苏省三所高校(苏南、苏中和苏北各一所)2710名女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进行研究。研究认为:1、啦啦操在美国起源,经过短短20多年的全球传播,已经发展成为一项世界性的体育运动。啦啦操是以多人为集体的体育项目,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在我国已经逐渐成为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普及性较强的体育项目。2、随着体育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动感啦啦操作为一种全新的运动模式,在我国高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研究表明,部分高校动感啦啦操开展情况良好,领导重视,动感啦啦操已经作为一门必修选课进行教学。教师敬业投入,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参与的动机主要是:强身健体、塑造体形,提高自信、缓解压力,培养团队精神等。影响女生参与动感啦啦操的主要原因有:时间、氛围、场地设施和经费等。其中时间主要是在课外俱乐部活动中,由于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等造成的排课问题,造成学生想参加活动却没有时间活动的情况。3、经过测试与分析,动感啦啦操对高校女生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通过与武术、排球、乒乓球和羽毛球课学生的测试指标对比研究,动感啦啦操能有效改善女生身体形态,在提高呼吸系统功能、耐力素质方面与武术、排球、乒乓球和羽毛球项目具有显著性差异;对高校女生的柔韧素质、腰腹肌的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有显著性的提高,但是对握力的提高没有其它课程效果好。4、促进动感啦啦操在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有:在动感啦啦操教学过程中,强调动作力度的要求,适当增加上肢力量练习,构建适合我国高校女生特点和可行性的啦啦操教学内容体系;体育学院(系、部)与教务等部门加强沟通和联系,挖掘教学资源,一、二年级学生尽量不在下午三、四节课排课;体育学院(系、部)也要充分挖掘场地和教师资源,利用双休日和晚上开设健身俱乐部或者安排单项体育协会活动,适当配备教师指导;对于没有时间活动的学生,建议教师开出啦啦操运动处方,安排他们在其他时间参与动感啦啦操锻炼,加强指导和监督;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在动感啦啦操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可以制作高质量的教学课件、比赛录像等,通过学校网站向学生开放浏览;动感啦啦操对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存在差异应引起重视并进一步研究其差异原因和内在规律以便于科学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