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阶段学生乒乓球训练质量的提高,可以为国家乒乓球运动培养更多优秀的后备人才。虽然现阶段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世界一流,但近年来涌现越来越多的实力强劲的对手,国外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中国乒乓球地位有所撼动,若是不注重革新,中国乒乓球必然面临更大的威胁和挑战。我国有很多教练员,其专业能力、训练能力等还有待提高,训练模式单一化,技术钻研能力较差,综合训练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教练员能力不一的问题,影响着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面对这一阻碍,提高乒乓球教练员队伍的整体能力迫在眉睫。通过构建乒乓球教练员执教能力评价指标,能够让教练员清楚了解自身执教能力的优点、缺陷,从而针对性提高,以便于更好的开展执教工作,促进运动队成绩的提高。本研究中,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方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借鉴有价值的文献,并通过对专家进行三轮问卷调查,确定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从而构建出乒乓球教练员执教能力的评价指标,最后将构建出的评价指标进行实证评价,了解评价指标的有效性,以及乒乓球教练员的执教能力特点,通过深入的研究与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传统中学乒乓球运动队教练员评价指标最终确定1个目标层、8个中间层、44个方案层,目标层为执教能力(权重:1),中间层为技能能力(权重:0.108)、教学指导能力(权重:0.153)、训练能力(权重:0.311)、临场指挥能力(权重:0.212)、管理能力(权重:0.082)、科研能力(权重:0.031)、创新能力(权重:0.042)、合作能力(权重:0.061)。该评价指标能够较为准确的评价传统中学乒乓球运动队教练员的能力。(2)通过传统中学乒乓球运动队教练员能力评价指标的实际应用,发现通过该评价指标,能够较为准确的评价传统中学乒乓球运动队教练员的能力。(3)传统中学乒乓球运动队教练员能力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总体执教能力水平不高,且各中间层、方案层能力高低不同,与教练员执教能力直接相关的相关指标较好,而属于拓展类能力则掌握的较差。针对教练员能力存在的问题,要提高教练员能力,针对指导能力、乒乓球训练规律认识和总结能力、创新技能、乒乓球科研方法运用能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