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大规模赤潮对中华哲水蚤和黑褐新糠虾的生态毒理学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f285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道了2005年春季东海大规模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赤潮与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赤潮对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存活影响的现场实验结果和中华哲水蚤在赤潮区与非赤潮区存活情况的现场调查结果,以及在实验室进行的上述两种赤潮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catenella)(ACDH)对中华哲水蚤存活、摄食、产卵及孵化影响的实验结果。同时,还在室内初步研究了东海原甲藻、米氏凯伦藻、九株亚历山大藻对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存活与繁殖的影响,并与赤潮藻对中华哲水蚤的影响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如下:现场藻密度为6×10~3 cells/ml的东海原甲藻赤潮和米氏凯伦藻赤潮均明显降低了中华哲水蚤的存活率。调查发现,中华哲水蚤在赤潮区的活体数量百分比明显低于非赤潮区。从室内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东海原甲藻与链状亚历山大藻藻密度的增加,中华哲水蚤的存活率均呈线性下降趋势。东海原甲藻在密度大于2×10~4 cells/ml、链状亚历山大藻(ACDH)在密度大于2.5×10~3 cells/ml时,均可以明显降低中华哲水蚤的存活率。两种藻对中华哲水蚤的96hLC50分别为3.5×10~3 cells/ml和4.7×10~4 cells/ml。米氏凯伦藻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未对中华哲水蚤的存活状况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在藻密度为700 cells/ml左右时,中华哲水蚤能摄食东海原甲藻,但很少或基本上没有摄食米氏凯伦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ACDH)。由三种赤潮藻对中华哲水蚤产卵和孵化影响的室内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东海原甲藻(>500 cells/ml)、米氏凯伦藻(>5000 cells/ml)以及链状亚历山大藻(ACDH)(>250 cells/ml)均显著降低了中华哲水蚤的产卵率。然而,三种赤潮藻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对中华哲水蚤卵的孵化却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在实验范围内,96h时东海原甲藻与米氏凯伦藻对黑褐新糠虾的存活状况未产生明显影响。96h时,随着链状亚历山大藻(ACDH)藻密度的增加,黑褐新糠虾的存活率呈线性下降趋势,在密度大于2500cells/ml时,96h内对黑褐新糠虾的存活有显著的不利影响。链状亚历山大藻(ACDH)对黑褐新糠虾的96hLC50为
其他文献
2003年4月至2005年3月,对大亚湾澳头海域浮游植物的组成特征进行了两周年的调查。本文详细介绍了调查的结果,并讨论了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生态学特征以及在演替过程中水温、溶
本论文选取成都经济区内的人工湖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湖塘生态系统中重金属元素(Pb、Zn、Cu、Cd、Hg、As)的分布,揭示重金属迁移规律,并对湖塘重金属污染程度做出综合评价。
目的研究脱氢表雄酮(DHEA)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AngⅡ处理体外培养的VSMC,再用DHEA处理VSMC,MTS、细胞计数检测DH
对巴什拜羊春季牧食行为进行24 h的连续观测表明,巴什拜羊昼夜牧食行为活动节律:采食时间263.3±11.2 min,反刍时间298.7±56.0 min,睡眠时间255.6±37.1 min,运动时间391.4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对改善普外科术后肠胃减压不适症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收集的500例行普外科术后肠胃减压不适症者,平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正>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成败的决定因素,也是学科发展的关键,而竞技体育以运动员为主体,以竞赛活动为杠杆。面对训练的高难度和竞赛的"残酷"竞争,运动员的心理活动
会议
宰客行为一直存在,原因之一是行政机关不作为。以青岛天价虾事件为例,行政不作为体现在事前、事中和事后。治理行政不作为要从公众参与、集中执法和国家赔偿角度着手,系统协
本文阐述了实现原料标准化的条件及其优势。实践表明:原料标准化是目前陶瓷行业创新的新思路,它能推动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非金属产业的发展,从而达到原料供应与消费之间的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内容的博大精深、浓郁的爱国之情、人文关怀之情的重重渗透与校园文化结下了深厚的渊源。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找回我们的文化自信,找到现代文明的生长点。
遗嘱是公民生前依法处分自己的财产及安排与此有关的事务并于死亡后发生效力的单方民事行为。我国《继承法》中对于公民立遗嘱的形式做了明确的限定,而现实中新形式遗嘱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