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争霸故事研究(先秦至唐)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byft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大国争霸。作为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吴越争霸,更是轰轰烈烈。不但其人物故事引人入胜,而且人物也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其人物、故事不仅被史官载入史书,在其它的文学样式当中,我们也能常常看到有关吴越争霸故事的作品。如先秦子书中常有对吴越争霸的故事或人物的征引或评论;唐代文学中有大量有关吴越争霸故事的作品;元明清也有大量的以吴越争霸故事或人物为素材而进行创作的戏曲作品: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集中讲述吴越争霸故事的小说。   从先秦到明清,是一段漫长的时间。同时,由于各时期有关吴越争霸故事的作品本身在体例、题材、创作者的创作角度以及传播媒介方面的不同,吴越争霸故事在不断的被叙述当中也必然发生着变化。主要表现在故事情节的渐趋复杂丰满,人物形象的逐渐鲜活和富于个性化,内容上向史实的靠拢或偏离等方面。本文将从不同历史时期对吴越争霸故事的述说出发,主要围绕上述几个方面来梳理吴越争霸故事是怎样被不断地叙述、加工和改塑的。希望能够通过对吴越争霸故事演变的这一个案研究,来探究中国文化史上历史故事发展演变的特点和规律。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校推行教材循环利用具有重大意义、非常必要,不仅能为其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还有利于节约资源,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更益于减轻学生的经济压力,益于建设节约型校园。  关键词 高等教育管理 高校教材管理 高校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学生教材的循环利用已成为我国高校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有必要深入研究,予以妥善解决。  (1)能为高
现实生活中人们与植物的紧密关系,使得大量植物成语的出现成为可能。我们通过对汉语植物成语认知机制进行分析和阐释,加深了对植物成语和概念整合理论的认识,为探讨人们的认知和
本文以现代汉语状中式名动复合词为研究对象,主要利用生成词库理论,对这类复合词进行以下四个问题的研究:一是状中式名动复合词与主谓式复合词以及状中句法结构之间的关联;二是描
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认为,作为一方官员,心里要始终装着群众,时刻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我从就任河南省委书记那天起,就给自己定下一条规矩,就是把事关9700万河南人民利益的每一件‘小事’都作为‘大事’来抓,件件要有结果,事事要有实效”。    “你们受苦了!你们现在安全了!”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轻抚着获救矿工兰建宁的肩膀动情地说。
韩湘子故事的演变是个引人注目的话题,对此的研究也很热闹,但主要集中在小说、戏曲方面,对宝卷的研究很少。道情方面,尽管有一些研究,但还不充分,特别是道情中韩湘子的形象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