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热防护系统设计中,防热材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烧蚀防热材料因其密度小、防热效率高,在返回舱和星际探索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烧蚀防热材料的热物性参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决定了材料内部热传导过程,由于升温过程中发生复杂的热解反应,防热材料的热物性参数很难通过实验方法准确获取,本文通过求解传热反问题辨识防热材料热解过程中的热物性参数。根据防热材料热解与碳化温度将材料区分为原始材料、热解材料与碳化材料。针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热防护系统设计中,防热材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烧蚀防热材料因其密度小、防热效率高,在返回舱和星际探索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烧蚀防热材料的热物性参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决定了材料内部热传导过程,由于升温过程中发生复杂的热解反应,防热材料的热物性参数很难通过实验方法准确获取,本文通过求解传热反问题辨识防热材料热解过程中的热物性参数。根据防热材料热解与碳化温度将材料区分为原始材料、热解材料与碳化材料。针对原始材料热物性参数辨识问题,提出了分段辨识方法与Levenberg-Marquardt(LM)方法结合,扩大了LM方法的收敛范围;针对碳化材料,建立了同时辨识的迭代格式,实现了热导率和比热的同时辨识。通过数值算例,考察了辨识结果的精度;通过在温度数据中引入随机误差,验证了参数辨识方法对于随机误差的稳定性;设计了一维试样通过激光加热实验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针对热解材料,基于贝叶斯方法提出迭代最大熵(ME)自适应Metropolis-Hasting(AMH)方法进行热物性参数辨识。通过热重分析,获得材料的热解动力学参数,建立材料烧蚀过程仿真模型;利用最大最小拉丁超立方抽样获取参数训练样本,经仿真模型计算相应的温度响应,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对温度响应降维,以参数训练样本和对应温度响应的主成分值构成训练样本集,通过高斯过程模型方法构建了代理模型;经过优选,选用平方指数与Matern 3/2组合核函数构建代理模型,并确定了最佳训练样本数量为参数维度的25倍,与仿真模型相比,代理模型计算效率明显提高;结合最大熵原理和自适应MH方法,提出ME-AMH抽样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迭代ME-AMH方法修正代理模型,同时求解防热材料热解过程参数辨识问题;以仿真模型计算的温度响应,对迭代ME-AMH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仅需参数维度10倍的训练样本即可保证辨识精度,验证了利用迭代ME-AMH方法进行参数辨识的有效性、高效性和稳定性。设计了轻质碳/酚醛防热材料非氧化条件下的风洞实验,获得了恒定热流条件下原始材料和碳化材料的温度响应历程。采用本文提出的辨识方法,获得了原始材料和碳化材料的热物性参数辨识结果。原始材料不同实验模型的辨识结果重复性较好,与恒温加热平台实验数据辨识结果基本一致;随着温度从室温升高至900℃,碳化材料热导率从0.1W/(m·K)增加到0.7W/(m·K);材料比热从约700J/(kg·K)增加到2970J/(kg·K),之后缓慢降低至2610J/(kg·K),不同实验模型的辨识结果重复性较好。利用低密度碳/酚醛防热材料实验模型在非氧化流场作用下温度响应信息,结合原始材料、碳化材料的热物性辨识结果,建立材料烧蚀代理模型。利用材料实验温度数据和代理模型,通过本文提出的迭代ME-AMH方法,完成了不同热流条件下材料表面吸收系数和随温度变化热导率的辨识,并求解了相应参数的置信区间。将热解过程参数辨识结果与原始材料和碳化材料热物性参数辨识结果对比,证明热解过程参数辨识结果的可靠性。利用热解过程参数辨识结果对台阶热流条件下材料的温度响应历程进行了预报,并通过风洞实验获得了温度响应,与直接利用原始材料和碳化材料热物性参数的预报结果相比,提高了温度响应的预报精度,验证了防热材料热解过程热物性参数辨识结果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可以用于使用热流条件下防热材料温度响应的预报,完善高速飞行器热防护系统的设计。
其他文献
近十年来,国内航运需求激增、各个航空公司竞争激烈,安全、经济地保障民航发动机的运行成为重要课题。在民航发动机维护过程中,水洗等日常维护操作根据发动机气路性能下降的阈值确定维护时间。如果日常维护过于频繁,会提高发动机的维护成本;如果日常维护周期较长,发动机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为了实现高效经济的日常维护,需要对发动机的性能进行精准的短期预测。在发动机的长期运行中,准确的维修计划和备发计划是经济性和安全运
锂离子电池产品在贮存和运输期间,通过预先放电至无电量的零伏,可免于热失控的安全风险。电池在零伏存储(Zero-volt storage)期间,偏高的零电压电极电位(Zero-volt crossing potential,ZCP)会造成负极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 film,SEI膜)氧化分解和负极铜集流体腐蚀溶解,导致电池容量下降甚至完全失效。本论
光催化和电催化在环境和能源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光催化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污染物降解方式,而电催化可将电能转化为氢气是实现可再生能源的转换、存储和运输的重要方式。因此,高效光电催化材料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无毒环保的高效光催化材料,但禁带宽度大和量子效率低的固有缺陷限制了其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另外,TiO2的导电性差,电催化活性不高,限制了其在电催化领域的应
蓝宝石材料具有独特的晶格结构、良好的光学性能、较高的化学稳定性,而且强度高、硬度大、耐磨损。因此,蓝宝石材料在国防,半导体,生物医学和光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应用对蓝宝石元件的制造提出了极高的表面及亚表面质量要求,如蓝宝石整流罩要求纳米级表面粗糙度、无表面/亚表面损伤。蓝宝石是一种典型的硬脆材料,尤其是蓝宝石硬度很大,仅次于金刚石,这使得蓝宝石元件的超精密制造极具挑战性。本文聚焦于蓝宝石的超
随着电动汽车的推广普及,具有高能量密度的安全型锂二次电池成为研究热点。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锂金属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但与商用液态电解液结合使用会引起严重的安全隐患。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好的固态电解质,却存在离子电导率较低和界面接触较差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制备具有高离子电导率的离子液体凝胶聚合物电解质(ILGPE),并探讨ILGPE与电极的界面稳定性。为了进一步提高ILGPE的机械强度,将T
动态无线供电(Dynamic wireless power supply,DWPS)技术可以让电动汽车在行进过程中通过电磁感应原理补充电能,对于解决电池及其充电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降低行车过程引发的互感波动程度,正交接收端设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了保证行车过程中供电功率传输的可靠性和可控性,无通讯介入闭环反馈的接收端控制是必要的。本文针对基于双极型发射线圈的动态无线供电系统,围绕行车供
高速电主轴是高档数控机床领域重点研发的高性能功能部件。JB/T 10801-2007指出在工作转速内测量电主轴振动,但GB/T 24610-2019中,单套轴承振动测量的默认转速为1 800 r/min,它远远低于电主轴的工作转速。转速引起的轴承非线性特性使得1 800 r/min的轴承振动测量和表征方法不能完全地适应和表征高转速下的轴承振动情况。因此涵盖低、中、高转速段的单套球轴承振动特性的理论
自然界中重金属和氮磷污染广受关注,己经成为威胁生态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与传统的水处理技术相比,微生物电化学系统(Microbial electrochemical system,MES)具有污水处理和能源同步回收的优势,因此在水处理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以MES阴阳极间的电势差作为驱动力,使水中的污染物离子发生定向迁移从而将污染物离子从水中分离出来,是目前MES在水处理领域的一个
嗜热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天然食品发酵剂,被广泛地应用于乳品工业中。由于部分嗜热链球菌能够产生对宿主有益的活性物质,也常被应用在保健品生产领域。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生活品质的逐步提高,消费者对于发酵制品的要求也日益增多,现有嗜热链球菌发酵剂已无法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筛选具有优良性状、能够产生益生活性物质的全新嗜热链球菌发酵剂极为重要。开发新型嗜热链球菌发酵菌株并明确其遗传背景,不仅能够满足发酵
目前,几乎所有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都使用PWM技术。在钻井平台、海底勘探等使用长距离传输线的应用中,PWM波会导致传输线中出现较高反射效应,严重时甚至烧毁电机。在逆变器与电机之间安装LC滤波器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抑制反射效应的方法。但是,在带LC滤波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中,还存在一些不足。LC滤波器会改变系统零状态响应特性,导致基于电压脉冲注入法的转子初始位置辨识可能发生误差较大甚至辨识失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