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体育游戏中教师指导策略运用效果之研究——以32节教学视频为例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pf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体育游戏是以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为主要素材,以童话故事、生活经验为活动背景,使幼儿自愿、主动的参与其中,乐此不疲,是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方式;对于发展幼儿灵敏性、协调性、平衡感等具有重要作用。幼儿体育游戏活动能否对幼儿成长发育与身心健康产生积极作用,其关键要素是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研究幼儿体育游戏中教师指导策略,对于提高幼儿园游戏水平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  本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观察与分析32节教学课的视频,访谈幼儿园长期执教“体智能”课程的5名教师,了解不同年龄段,教师经常使用的指导策略,寻找使用指导策略的原因,评价指导策略使用的效果,发现运用指导策略时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幼儿体育游戏最有效的指导策略。笔者翻阅文献和已有研究,将教师指导策略分为语言指导策略和非语言指导策略,语言指导策略具体分为:讲解、描述、提问、指令、建议、评价。非语言指导策略具体分为:示范性动作、身体语言和辅助媒介,其中示范性动作包括有:教师正向示范、教师负向示范、学生正向示范、学生负向示范。  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在幼儿体育游戏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学视频观察统计发现,授课教师使用语言指导策略的时间与频度高于非语言指导策略。并且,教师运用指导策略频次随幼儿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  2.大班使用语言指导策略频次由高到低依次是:讲解——评价——描述——建议——指令——提问;小班使用语言指导策略频次由高到低依次是:描述——讲解——评价——提问——指令——建议。总体而言,小班幼儿体育游戏有较强的故事性和情境性,所以,以描述指导策略为要;大班体育游戏中,动作具有一定的技巧性,所以,以讲解为要。  3.教师的身体语言在非语言指导策略中都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教师身体语言使用的次数逐步减少。其次是教师正向示范占据了主要地位,仅次子教师的身体语言,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使用频次无变化。  4.在幼儿体育游戏中,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教师使用学生正向示范的频次逐步增多。  5.在大班幼儿体育游戏中,教师语言指导策略有效率高于非语言指导策略;在小班幼儿体育游戏中,教师非语言指导策略有效率高于语言指导策略。  6.在大班幼儿体育游戏中,教师语言评价指导策略有效率最高,其次是讲解,及描述;在小班幼儿体育游戏中,教师语言描述指导策略有效率最高,其次是评价及讲解。  7.在大班幼儿体育游戏中,教师非语言指导策略有效率最高的是教师正向示范,其次是身体语言及学生正向示范;在小班幼儿体育游戏中,教师非语言指导策略有效率最高也是教师正向示范,其次是身体语言及辅助媒介。  为提高幼儿体育游戏质量,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将指令“圆润”化,避免幼儿心灵“擦伤”;二、用幼儿的语言与视野,走进幼儿的经验世界;三、适时使用负向示范,避免幼儿负向效果。
其他文献
在我国体育院校中网球选修课越来越热,但是由于网球运动含金量高、难度大,又因教学方法单一、场地练习机会少等因素制约着网球教学的效果。导致很多学生在修完学时后,不能够
研究了基于样式生成变电站自动化厂站主接线图和分图的生成方法。以颁布的变电站自动化图形界面规范为基础,按层次由高到低提出了布局、容器和图形3层样式。容器样式是图形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