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 Service的通用视频编码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winnie1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频编码技术是多媒体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也是各种视频应用和视频服务的基础.国际上视频编码标准主要有两大系列:ITU针对低码率视频通信制定的H.26x系列视频编码标准和ISO/IEC JTC1针对多媒体数据存储制定的MPEG系列标准.从1988年到2004年,视频编码经历了近10个标准.平均每两年就有新标准提出.目前最新制定的视频编码标准是由ISO和ITU建立的联合视频工作组制定的H.264视频编码标准,是一个面向未来IP和无线环境下的视频压缩标准,其在视频压缩效率方面比目前所有的视频压缩标准都要高.但是这种提高是以提高算法复杂度为代价的.因此H.264的编码速度在通常情况下还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所以新标准通常和旧标准并存,不同的企业可能采用不同的标准.不同的研究机构也会对不同的标准"情有独钟".这给建立一个通用的视频编码技术平台带来很大的困难.而大量异构平台的存在无论对于学术研究还是实际产品的生产,都会带来额外的信息交互和技术复用的负担.针对这种情况以及目前视频编码技术的研究状况,该文在两个方面展开工作:首先,该文利用在电子商务领域被广泛应用的Web Service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全新的开放式的分布式视频编码通用平台.该平台具有优秀的可扩展性和复用性,可以实现视频编码标准的"即插即用",同时,由于其分布式的体系结构,视频编码的计算负担被整个网络分担,从而使该平台具有了简单的"网络计算"的概念,这种分布式计算形式可以较好的解决视频编码计算量大的问题.该文的平台为视频编码传输系统以及VOD视频点播系统都提供了实际应用模型,并且具有跨操作系统,跨编程语言的特性.在具体实现时,该文在平台中整合了MPEG4和H.264两个最新的视频编码标准.接下来,该文又针对H.264标准运算复杂度高,编码速度慢的情况,遵循H.264算法的设计初衷,提出了利用直方图作为特征,再利用自相关法对直方图特征进行处理的新的帧内预测决定模式来取代原有算法,在尽量维持原码率的情况下,较大的提高了H.264编码的速度,从而使视频编码通用平台获得了更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新的商业模式,业务可以由传统网络运营商以外的第三方开发和提供的出现,对一个开放的业务体系架构的需求已经越来越迫切.论文首先描述了软交换网络中Parlay结构以及3G网
视频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数字技术的日益成熟,为许多视频应用提供了基础.该文研制的基于DSP的图像无线传输系统,正是基于数字化的思想,以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为系统核心搭建图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