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倭寇问题产生于元末明初,至明末方才平定,其影响颇为深远。就文学而言,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涉倭小说应时而兴。到了清代,虽已无倭患,然而涉倭小说依然兴盛,成为清代小说史上不可忽略的一种小说题材。所谓清代涉倭小说是指清初至清宣统三年创作、出版、刊行的,在内容、题材上有关倭寇问题的小说。一般而言,这类小说的主要内容是讲述倭寇问题的。但是也有另一些小说,倭寇问题虽不是其主要内容,但对小说故事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些小说都一起称为清代涉倭小说。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清晰地分析、总结清代涉倭小说的特征,清末出现的很多内容上表现甲午中日战争的状况,而书面上仍以“倭”或“倭寇”来指代“日本”的小说也纳入清代涉倭小说的范畴。清代涉倭小说类型多样,可从文体、题材以及创作风格三个角度分类归纳,不仅如此,其内容也较为丰富。此外,清代涉倭小说还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本文主要从抗倭将领、抗倭奇女子、抗倭异士以及倭寇四个角度对清代涉倭小说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清代涉倭小说以甲午中日战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作品的艺术特色虽有连续性,但区别也相当明显,前期表现为纯熟的“天书”叙事手法、“娱乐化”的创作倾向以及突出的小说合流现象;后期以巧妙的梦幻笔法和较强的实录性为特征,但也具有一定的主观想象性。最后,简要说明清代涉倭小说自身存在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