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夏汤的急性、长期毒性实验研究及其安全性评价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ary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大半夏汤系吾师王克穷主任医师在临床上用于治疗食管癌梗阻症状的常用经方,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但是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生半夏有毒,因此临床多用制半夏代替,然而临床疗效却差强人意。本实验通过大半夏汤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明确大半夏汤的毒性分级和对大鼠组织脏器的影响,对大半夏汤作初步的安全性评价,通过长期毒性实验研究大半夏汤反复使用的安全性,为大半夏汤安全的应用于临床治疗食管癌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  方法:1.使用SD(Sprague Dawley,SD)大鼠经口急性毒性实验:先进行预实验,采用大半夏汤的最大浓度和大鼠最大灌胃体积2ml/100g每日两次灌胃,无法测出大半夏汤的半数致死量(LD50),改为测定最大给药量试验。分为大半夏汤低、中、高剂量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大鼠灌胃,给药后连续观察7d,详细记录大鼠的一般情况、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并进行血液学、生化学指标检测及脏器指数检测,对大半夏汤的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2.使用SD大鼠经口长期毒性实验:大半夏汤高(25.2ml/Kg·d)、中(12.6ml/Kg·d)、低(6.3ml/Kg·d)剂量组和对照组30d喂养实验,监测血糖,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进食、饮水、大小便情况)及可能出现的异常肌肉运动、瞳孔改变、异常分泌物、眼球凸出、眼睑下垂、呼吸异常、皮肤颜色改变等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并进行血液学、生化学指标检测及脏器指数检测,对大半夏汤反复使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结果:1.急毒实验组:用药1d后高剂量组一只雄鼠出现腹泻,便质黄、软、臭,余各实验组大鼠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大半夏汤对大鼠的一般情况影响不大,而且并未出现明显的中毒反应和造成大鼠死亡;大半夏汤各给药组分别与对照组大鼠的体重进行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而且四组大鼠的体重均处于增长趋势;大半夏汤中、高剂量组均能够引起大鼠的HGB升高,且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大鼠的HGB增高;大半夏汤各给药组与对照组肝肾功能相关指标、脏器指数进行比较并无明显性差异,因此最终测得的最大给药量为1166g生药/kg·d,大约相当于成人临床用量的120倍,初步判定大半夏汤具有安全性。2.长期毒性实验组:大半夏汤各给药组分别在灌胃15d、30d、恢复期与对照组进行均使大鼠血糖血糖升高,并且随着药物剂量增加、灌胃时间延长血糖升高明显;表明大半夏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会引起患者血糖升高。大半夏汤各给药组在灌胃15d、30d、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均对RBC有显著影响,并随着灌胃时间延长,RBC逐渐升高;大半夏汤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HGB具有显著性差异,并随着药物剂量增加RBC、HGB升高。此研究结果表明大半夏汤具有一定的补血功效。大半夏汤高剂量组灌胃15d与对照组比较ALT升高,ALB降低;灌胃30d与对照组进行比较ALT、AST、TBIL、BUN均升高,三组给药组ALB都处于下降趋势,然而在恢复期各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大半夏汤各给药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脏器指数无差异(p>0.05),说明大半夏汤临床应用是安全的。  结论:在临床上应用大半夏汤的过程中,定期复查患者的肝肾功并进行评估,把握服药量和疗程,仍具有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紫草汤对家兔Ⅲ型超敏反应的影响,探讨紫草汤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采用卵白蛋白-Freund’s完全佐剂乳化剂造成家兔Ⅲ型超敏反应模型,随机分组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紫草汤组,观察多时间点皮肤反应程度,应用PEG沉淀法测量血清CIC含量,ELISA法测定血清IL-2水平,取皮肤组织进行光镜下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1.紫草汤于家兔Ⅲ型超敏反应模型形成后不同时间点均可抑制其皮肤的反
目的:端粒酶是影响肿瘤细胞复制增殖的重要标志物,肿瘤的无限增殖与端粒酶激活或端粒维持机制的改变有关。本文从端粒及端粒酶活性、细胞周期、细胞凋亡方面研究手性钌(Ⅱ)配合物对肿瘤细胞的作用途径,阐明手性异构体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选择作用,明确其抗肿瘤作用靶点,为开发抑制端粒酶活性的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提供实验和理论基础。方法:1.筛选细胞和手性钌(Ⅱ)配合物。培养细胞,通过MTT法检测相应细胞和药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