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世界上各主要大国竞相发展自己的GNSS系统。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个性化、自动化、智能化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导航定位应用场景应运而生,随之而来的是对导航定位技术性能要求的提升,传统的GNSS系统需要新的技术创新。本文研究的铱星系统是原铱星通信系统通过改进其卫星通信信号体制使其具有了导航定位功能的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不同于传统GNSS系统,具有低轨通信卫星的天然优势,通过分析发现若可以将低轨通信卫星和导航技术融合,可以有效的改善传统的GNSS系统的导航定位性能,使得以低轨卫星通信导航融合为主题的辅助增强GNSS系统导航定位性能逐渐成为导航领域的热点话题,我国也在积极自主研发基于低轨通信卫星的卫星导航通信融合系统。信号体制设计作为GNSS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合理性,兼容性,完善性,抗干扰性等等都是GNSS系统性能的重要保障。基于低轨通信卫星的卫星导航通信融合系统的信号体制设计必须在不影响其通信性能的基础上实现导航定位功能,铱星的STL信号体制是通信导航融合的典范,对提升GNSS性能有重要的意义,研究铱星STL信号体制,可为我国通信导航融合信号体制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本文首先介绍了铱星通信卫星系统的体系架构,通过实验仿真分析铱星系统的星座分布特点,卫星对地是否可见是卫星系统提供通信和导航服务的基础,因此本文有必要理论推导了卫星对地可见性的几何模型。其次,在卫星导航系统中卫星的空间分布也会影响系统的性能,在卫星导航系统中常使用几何精度因子GDOP值衡量卫星的几何分布,而在解算卫星定位位置的过程中,接收机的测量误差会由于卫星的几何精度因子被缩放,因此本文接着实验仿真分析了铱星系统的GDOP,并且有必要分析了基于多普勒定位时频率测量误差对定位性能的影响。接着,本文介绍了铱星系统的原始通信体制以及导航通信融合的STL信号体制,并通过和传统GNSS系统导航定位性能的比较分析其优点,最后本文提出了新的导航通信信号融合方式,并通过实验仿真分析了在新的导航通信融合体制中,在一定的频率测量精度的条件下,导航信号数据长度和信噪比的合理参数范围,可为我国设计基于低轨通信卫星实现卫星导航通信融合系统的信号体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