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众所周知,水资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特别是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淡水资源,是保障国家农业、工业和社会幸福指数的关键。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多用于农业灌溉,节约用水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明渠测流精度不足、测流设备昂贵笨重以及测流过程的水头损失大等问题还有待解决。因此,方便快捷、自动和精准的明渠流量监测是论文研究的方向。为提高我国的水资源监控能力,将灌区明渠测流与物联网云平台相结合,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水资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特别是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淡水资源,是保障国家农业、工业和社会幸福指数的关键。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多用于农业灌溉,节约用水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明渠测流精度不足、测流设备昂贵笨重以及测流过程的水头损失大等问题还有待解决。因此,方便快捷、自动和精准的明渠流量监测是论文研究的方向。为提高我国的水资源监控能力,将灌区明渠测流与物联网云平台相结合,通过进行硬件和软件设计,实现测流过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实时、在线监测明渠流量值,这不仅方便了数据读取和储存,还可以提高明渠的测流精度。本论文在现有明渠测流方法和装置的基础上,考虑了测流设备的精度、产品价格和便捷性,研发了一种基于稀释法的明渠自动测流装置,将YD-1H盐度计和物联网云平台相结合,实现了明渠流量的实时在线观测,为明渠测流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以及得出的结论包括以下几项:(1)需要研发一种自动测流装置,用该装置实现明渠自动测流,能在测流现场观测明渠流量;(2)需要将明渠自动测流装置与物联网云平台相结合,形成明渠自动测流系统,达到实时在线显示浓度C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和明渠流量的目的,能在远程计算机观测明渠流量;(3)研究明渠的断面形状对自动测流装置测流精度的影响,得出用该系统测流不需要考虑断面形状的结论;研究方法是通过可行性研究实验验证该系统的可行性,进行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测得的明渠流量与对比实验测得明渠测量比较,分析该装置的测流精度;研究目的是设计一种基于稀释法的明渠自动测流系统,提高灌区明渠测流的自动化水平、测流精度以及装置的适用性。通过进行实验室测流实验和现场测流实验,验证了该自动测流装置满足现有明渠测流装置的精度要求,同时验证了该装置的测流精度不受明渠断面形状的影响。本论文研发的基于稀释法的明渠自动测流装置价格低廉、易携带、测流误差小、操作便捷、能实时在线观测数据,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对明渠测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圆锥角膜(Keratoconus)是一种角膜扩张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角膜中央进行性变薄,向前突出呈圆锥形。作为典型的承载组织,角膜所受力学环境的改变是圆锥角膜发生的影响因素之一。角膜细胞外基质的组成及结构的改变与角膜的生物力学性能密切相关。病理条件下,角膜基质层胶原数量减少,蛋白聚糖含量改变,胶原纤维排列紊乱,角膜厚度及其抗变形能力降低,进而引发圆锥角膜。圆锥角膜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非炎症性眼科疾病,
五育融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本质需求,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五育融合的本质是全面构建新时代育人体系,要求创新融合资源、培养学科综合素养、建构高质量育人体系。然而,育人活动变革进程中,五育融合呈现出认知片面化、目标形式化、实践单一化等问题。为激发五育融合的效能,推动五育融合不虚空、不简化、不变调,五育融合需要逻辑转向: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深化五育融合意涵;强化系统治理,建构五育融合教育体系;重视价值塑
玉米秸秆是我国分布范围广、产出量较大的一种农业废弃物,其资源化利用受到了广泛关注。秸秆还田是目前最好最有效的一种手段,但是,传统秸秆还田存在效率低、腐化周期长影响耕作及出苗、虫卵致使次年发生病虫害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干旱地区通过添加厌氧菌的秸秆还田方法。在田间随收割直接将秸秆破碎、喷淋特制的厌氧菌液体、打捆、包覆薄膜,就地放置腐熟,次年耕作前打碎散铺在土地里。厌氧菌既可加速秸秆的腐化,又
自然界中,生物体内硬组织的形成几乎全部基于矿化作用。基质小泡(MVs)通常被认为是人体骨组织中骨磷灰石形成的初始部位,其参与的矿化过程主要是由于囊泡内部Ca2+和PO43-离子浓度升高,导致磷酸钙最初沉积在MVs膜附近,并最终转化成为羟基磷灰石(HA)晶体。此外,有机基质基于聚合物之间可调节的有机-无机相互作用,使得植入式支架上实现仿生矿化成为可能。在此前提下,通过仿生矿化方法研究骨组织工程支架上
为了缓解能源压力和保护生态环境,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迫在眉睫。生物质具有储量丰富、来源广泛、可再生性及零碳排放等特点,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然而,由于生物质中氮含量相对较高,在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含氮污染物,这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危害人体健康。热解是生物质的主要处理技术,也是燃烧和气化的首要阶段。因此,研究生物质在热处理过程中氮元素的迁移转规律及影响迁移规律因素,对生物质绿色开发利用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至
我国水资源仅占世界的6%,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因素之一。水资源短缺与如何发展农业节水是我国不得不面对的主要问题,解决水资源短缺,发展农业节水技术既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也关系到生态安全。当前水资源浪费现象仍普遍存在,不完善的灌溉技术与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近些年来我国在推进农业灌溉节水技术的道路上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农业灌溉节水技术的推广仍然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年人口的增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心脏支架植入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最有效的措施。近年来,镁合金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已广泛被研究作为心血管支架植入材料。镁作为支架材料的突出优势:(1)镁的密度(1.74 g/cm3)与人骨密度(1.8-2.1 g/cm3)相近;(2)镁具有与人骨类似的力学性能,可有效避免应力遮挡;(3)镁的天然可降解性,可以避免二次手术取出,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对高质量生活迫切追求,水资源短缺造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禹门口引黄灌区是山西省最大的灌区,涉及运城和临汾地区的11个县市。考虑到当地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考虑到山西省引黄指标仍有剩余,故拟增加黄河干流地表水取用量,来满足灌区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本文针对禹门口灌区引黄扩建工程进行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和合理配置方面的研究,具体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
近年来,受黄河来水来沙量大的影响,引黄灌区泥沙问题愈发严重,干渠、沉沙池淤积严重,灌区输配水利用效率不高,严重影响灌区工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探究首部枢纽挟沙水流输移与分布规律、沉沙池淤沙时空分布规律,寻求首部枢纽粗颗泥沙临界不淤流速,对减少有害泥沙引入,增长沉沙池使用寿命、提高灌区输配水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山西尊村引黄灌区首部枢纽为研究区,通过对一级泵站首部枢纽2019年夏灌期泵前黄河口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