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4熵编码技术研究与硬件设计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z741335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264视频编码标准是ITU-T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及ISO/IEC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制订的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也是当今图像处理和通信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与原有标准相比,新的编码标准在编码质量和压缩比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标准的制订过程中引入了基于内容的自适应技术,这可以说是视频编码的一次技术革新。本文主要对H.264中的关键技术——熵编码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了CAVLC编码器。H.264中的熵编码技术主要包括变长编码(VLC)和内容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CABAC),其中VLC又分为葛洛姆编码、内容自适应变长编码(CAVLC)。葛洛姆编码是一种有规则的变长编码方式,只要使用一张码表就可以对所有的符号进行编码。CAVLC和CABAC都采用了内容自适应技术。内容自适应技术的主要思想是在熵编码过程中根据内容信息自主切换码表(变长编码器)或更新符号的条件概率(算术编码器),从而提高了编码效率。目前,CAVLC编码器主要从软件的角度来实现。但随着图像实时处理要求的提高,软件实现很难满足要求,使用硬件设计CAVLC编码器成为一种很好的选择。本文FPGA实现的CAVLC编码器,采用了流水线结构,使用并行处理的方式,在16个时钟周期内完成了对4×4或2×2模块的编码,并通过液晶显示屏将编码结果输出加以验证。
其他文献
随着配电自动化的不断推广,巨量数据的通信与存储问题已成为电力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且急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难题的首要任务是对录波数据进行压缩。本文针对这一现状,对电力系统录波数据的压缩、远传及解压缩等相关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和仿真分析。首先分析了常见数据压缩算法,随后介绍了GPRS技术特点及优势,介绍了GPRS的网络结构,还对GPRS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稳态录波数据,论述了两种压缩方法
蜜芽市场副总裁任剑人物介绍:任剑,蜜芽市场副总裁,2015中国广告长城奖·人物成就奖。历经十年沉淀,见证电商行业风云变幻。再入母婴市场,从重重竞争中脱颖而出。十年磨一剑,
本文的目标是找出具有更低功耗的新型器件结构,以满足以手提电脑中CPU电源电路对功率管的功率损耗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随着CPU性能的迅速提高,对CPU电源用功率管的自身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