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作为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历来农民获得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保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伟大成就,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是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重大举措。但是近年来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经营的要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和局限性日益显露,原有的小规模经营限制了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实践证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出路,现阶段在农村应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土地托管作为我国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土地经营方式,不仅是对农村土地利用方式的创新,更满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要求,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新的出路。同时土地托管还有利于减轻农村土地抛荒问题,整合优化农村土地资源,保障耕地安全以及粮食安全的作用。虽然土地托管具有许多积极作用,但是农户的土地托管行为会受到自身及外界不同因素的影响,而目前对农户参与土地托管行为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并没有深入研究。因此研究农户的土地托管行为及影响因素就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以实地调研数据为研究基础,以总结分析国内外优秀学者关于农户经济行为、农村土地托管以及流转相关的理论为基础,参考土地托管相关文献,探讨影响农户参与土地托管的影响因素可能有哪些。并采用stata14.0计量软件,运用probit模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影响农户参与土地托管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其中农户的性别、文化程度、农户家庭是否有工资收入、农户家庭的相对收入、人均承包土地以及土地托管组织是否在本村是影响农户参与土地托管的重要因素。女性农户以及年龄越大的农户越偏向于参与土地托管;其中是党员的农户,因为思想觉悟高,容易接受新事物和对政策理解深入,更倾向于参与土地托管;有工资收入的家庭非农就业优势大更会选择土地托管;人均承包地越大的农户托管意愿越强;因为就近原则,土地托管组织在本村,农户参与托管机会就越大。在稳健性检验中政治面貌没有通过检验,说明该变量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要求总之农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外部诸多因素会影响农户参与土地托管意愿及行为。因此本文基于此还提出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提高农户对土地托管的认识以及丰富土地托管形式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