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地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形象的竞争,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吸引游客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的结果能帮助目的地管理者认识到当地的优势和劣势,进而更好地管理目的地,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登封旅游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获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多年形成的单一的观光型旅游产品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过度依赖少林寺的发展理念需要革命。“全域旅游”是破解登封旅游发展困境的重要手段,形成城市与旅游互推互动发展模式,实现从独立景区、单个景点的建设向整个城市作为目的地的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地跨越,推动景区旅游向城市旅游转型。本研究在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下,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在分析登封旅游发展与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界定旅游形象、全域旅游的概念内涵,梳理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内容,探讨了旅游形象与全域旅游之间的契合关系,并对到访登封的国内游客展开问卷调查,从原生旅游形象、引致旅游形象和复合旅游形象三个方面分析登封的旅游形象体系,探析登封旅游形象各方面的不足与问题,并以此从全域旅游的视野提出登封旅游形象提升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会对旅游地形象的属性结构展开有益的理论探讨,也对案例地旅游形象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思路。登封市旅游形象与全域旅游发展之间有着密切契合的关系。研究发现,旅游形象,尤其复合旅游形象各项要素指标与全域旅游发展中的具体工作相一致,具体包括基础设施要素、旅游设施要素、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旅游形象整体感知与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设相统一,尤其在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旅游化建设中。旅游形象全面营销也与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相契合,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注重全方位、系统性的发展思路,而旅游形象的全面营销同样也强调这种思路。无论全域旅游,亦或全面营销,两者皆重视旅游地的全方位、系统性的融合。通过分析在登封旅游市场调查获取的366份调查问卷,发现在原生旅游形象中,少林寺、功夫和佛教禅宗排在前三位,紧随其后的是释永信、武术学校、“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嵩山、天地之中等。在引致旅游形象方面,游客认同度最高的是功夫之都,其次是禅宗祖庭和天地之中。在复合旅游形象方面,针对提炼出的旅游资源、游乐设施、公共设施、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五类因子,在旅游资源、游乐设施和社会环境方面有较高的满意度,而在公共设施和自然环境方面有改善的空间。依据“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以及公共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生态城市理论,本文对登封提出如下提升旅游形象的建议,包括完善城市旅游基础设施、治理改善全市生态环境、引导社区居民融入与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实施“互联网+”打造智慧旅游城市、提升核心引擎旅游产品开发配套大众旅游产品和全域旅游形象精准营销推广等。在完善城市旅游基础设施方面,康乐设施、域内交通、旅游厕所、通讯设施需要着重提升。在治理改善全市生态环境方面,提出了河滨景观带进行治理美化、对城市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美化、加强重点旅游景区酒店饭店周边环境的治理改善、有效提升市区周边自然环境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等具体建议。在引导社区居民融入与建立利益补偿机制方面,建议在发展旅游吸引外地游客的同时,兼顾社区居民的综合利益也全域旅游发展的伦理要求。在实施“互联网+”打造智慧旅游城市方面,建议积极实施“互联网+旅游”,构建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在提升核心引擎旅游产品开发配套大众旅游产品方面,首先要确保少林寺的核心引擎驱动力,吸引基础旅游客源市场,其次要挖掘登封厚重的儒释道文化资源、功夫文化资源、自然地质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等。在全域旅游形象精准营销推广方面,要做到多样全面和有效精准的密切配合。本文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贡献:首先,在研究视角上,国内外鲜有关于全域旅游视野下的旅游形象研究,本文在理论上探讨了全域旅游与旅游形象之间的契合关系。其次,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文献查阅、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分析登封旅游形象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在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上,本文提出了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全域旅游视野下的登封旅游形象提升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