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log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珠江—西江经济带连接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一直以来城镇化发展缓慢,制约着区域经济发展,借助于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以地级市为研究单元,概述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概念、理论内涵和作用机制,阐述了流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的特殊性和布局要求,定量分析了珠江—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了珠江—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并找到珠江—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了珠江—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支撑体系和有效模式,提出了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措施。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珠江—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水平与该区域内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科技投入、经济开放度、农村人均纯收入呈正向关系,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对珠江—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科技投入、经济开放度和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较小。(2)从空间分布上看,珠江—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随流域的地理变化呈现差异分布,整体来看下游城市处于较高水平,上中游城市处于较低水平;从时间上看,珠江—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水平随时间发展逐步提升,但发展速度较慢;2015年较2014年各地级市新型城镇化水平有较大提升,表明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整个流域经济带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3)珠江—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区域差异显著,发展不均衡,;发展缺乏产业支撑,产业升级缓慢;局限于基础设施的约束,发展动力不足;流域上游生态环境载力有限等问题。(4)交通基础设施体系、科学教育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为珠江—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支撑,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可选择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乡村小城镇发展模式、阶段性特色发展模式。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