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元素蕴含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在动画电影中的表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上世纪中国传统元素类动画电影在历史上创造了“中国动画学派”,后在美国和日本动漫的冲击下逐渐形成创意匮乏的恶性循环局面。在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元素类动画电影焕发了新的生机,在国家的支持下,此类影片迅速崛起,成为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凝聚中国精神的不二选择。但同时新媒体时代下的中国传统元素类动画电影在内容、受众群体、传播媒介等方面发生变化,呈现出新的传播效果和问题。本文首先对中国传统元素类动画电影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总结在传统媒体时代此类影片中传统元素应用情况的变化,为新媒体时代元素选择的历史背景作出铺垫与对比。在此基础上文章引入符号学中的含蓄意指理论以及“影像表现要素意义作用分析模型”对新媒体时代的案例影片进行内容分析,阐述代表性元素的符号作用和象征意义。其次,文章结合访谈前测和问卷数据调查受众对于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电影中传播的接受程度和满意程度,分析新媒体时代此类影片的传播效果。通过对内容、受众、传播效果的研究,文章对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电影中传播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利用“培养分析”理论提出国家引领动画市场,形成中国传统元素类动画电影以优质内容为主、多平台秩序性联动传播的新型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