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对突发自然灾害舆论引导研究——以“8·3”鲁甸地震为例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由于地理气候条件原因,自然灾害种类繁多且发生频繁。这些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让受灾群众产生恐惧心理,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突发自然灾害中,地震是特征比较鲜明的一种自然灾害,而云南省由于地处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的东侧,地震活动频发,且发生的地震有着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灾害重的特征,因而,云南省也成为是我国破坏性地震频繁发生且地震灾害后果特别严重的省份之一。云南省129个县(市、区)都处于高等级的地震烈度设防区,由于经济水平不高造成农村民房设防能力不高,因此,小地震也能造成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现象频现,此类现象易引起社会关注,易造成公众恐慌,如若舆论引导不慎,易引发社会问题,严重的会造成政府公信力下降,危害社会安定。本论文以“8.3”鲁甸地震中政府的舆论引导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案例中的成功与不足,得出政府应对突发自然灾害舆论引导的对策与引导流程。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介绍舆论引导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舆论引导相关概念的界定、内涵及基本原则;介绍每个理论要论述的观点、代表的人物及此理论对本文的意义与作用,对政府进行舆论引导的原则和程度掌握进行分析,即:政府引“导”要“导”到哪里,“导”的目的、原则和程度。第三部分以“8.3”鲁甸地震为例,系统介绍了政府在应对该地震中的舆论引导情况,包括“8.3”鲁甸地震的背景、舆论情况分析和政府的舆论引导情况分析。第四部分分析了政府应对“8.3”鲁甸地震舆论引导的做法及存在问题,包括:“8.3”鲁甸地震中舆论引导的特殊性与必要性分析、政府在应对“8.3”鲁甸地震舆论引导中的亮点分析、政府应对“8.3”鲁甸地震舆论引导中的不足和当前政府应对突发自然灾害舆论引导的不当做法,并提出政府应对处置突发性自然灾害舆论引导的工作程序。第五部分提出政府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舆论引导的对策并制定出具体的舆论引导流程。
其他文献
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的核心,其目的在于保证企业真实、合法进行纳税申报,促进纳税遵从度和税收征管效率的提高。随着经济发展,纳税人数量大幅增加、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呈现多样化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后不久,在中国记协成立8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总书记在贺信中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是总书记的亲切关怀,更是总书记的殷切嘱托.
期刊
The amino-terminal residue of a protein (or amino-terminus of a peptide following protease cleavage) can be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its stability,through th
期刊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反腐工作任务,而对我国官员进行常规监督主要措施就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目前检查评价领导干部践诺受托公共经济责任情况的常规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的加速推进,我国的社区发展正经历着单位型社区日趋衰弱和公民社会日趋壮大的过程,而这样的变化让政府与社区之间的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第一学段写话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所以加强对小学生的写话